朱钧倒是挺意外,本以为这些人会得过且过,没想到还亲自上门来道歉。 看来这些人的确有些原则。 这一拜,他受的起,也该他受。 “本王与你们都是初见,以前也谈不上有什么仇怨,之所以放过你们,除了父皇开口,更多的原因是没有冤仇。 你们都是大业文坛的领头羊,每个人都是才华满腹,深受学子的追捧。 但在本王看来,你们走错路了,你们并没有很好的引领大业的文坛。 只是一门心思的想把大业文坛变成自己的东西。 看到有人触碰了,你们就迫不及待跳出来,想要摁死对方。 千年前,科举出来是为了打破世家垄断文人,是朝廷给寒门一个向上的阶梯。 时至今日,文道大兴,也算得上是昌盛,可科举什么时候变成文人的事情了? 我大业,并不禁止贩夫走卒读书学子,哪怕是屠夫的儿子都能读书。 什么是文人? 难道非要如你们一般的才是文人?” 朱钧觉得这些人还是能救一把的,就好比浙东一脉的学说,还是很好的,就是有些人功利心太重了。 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 “要是有一日,天下人人会写字,人人能读书,人人都能做文章呢? 那人人岂不是文人? 军伍之中,也不乏能写擅画之人,难道他们就不是文人了? 你们目的是教化,是让更多的人明白读书的好处。 就算读书不是为了考科举,那也能让他们明事理,也能让他们给自己找一份好工作谋生。 读书的本质是什么? 有野心的人会说,学成文武艺,买与帝王家。 可对着世上九成的人来说,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是与不是?” 一行人看着朱钧,说不出话来。 宋克则是点头,“是,读书是为了考科举,是为了入朝为官,施展抱负,可更多的是为了改变命运,更好的生活。 纵然不行,也可以让自己明事理。” “科举是什么,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古至今的进士,举人有多少? 才不过寥寥数千人,千年来的文人有多少,几百万还是几千万?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又有几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你们只看到了文道大兴,却看不到文道大兴背后的危机。 有朝一日,读书人遍地,科举却无法满足他们的时候,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朱钧发问。 宋克心里一惊,“他们会觉得读书无用!” “没错,他们会觉得读书无用!”朱钧深吸口气,“本王上次论道就说了,读书要成本,科举可以让文道大兴却不一定能兴国。 这是有依据的。 科举受众面太小了,朝廷能够容纳的官员也是有数的。 但是天下的人越拉越多,有朝一日,大业一统天下,人口达到了三四千万人,可固有的官员就那么多,学子却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你让他们赌一辈子书,又有什么意义? 有些人四五十岁,五六十岁还抱着一本书在哪里啃,又有什么意义? 家中父母老矣,妻儿都吃不上饭,读这样的书,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大家都走偏了。 本王并不是说科举不好,科举是好的,是开天辟地的壮举。 可科举也限制了文人,限制了大业的发展。 必须开辟出一条新的路,让更多的学生,找到一条出路。 这出路不一定让他们当官,但一定可以让他们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是本王想做的,也是本王在做的事情。 本王希望你们认真想想,若是有想法,想要和本王一同和天下那些可怜学生做一些事情,随时可以来找本王。 本王随时欢迎你们。 你们是文坛的领头羊,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大家模仿,传播,所以本王觉得你们是有义务,有责任的。 须知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们的责任不仅仅是这样。” 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们看向朱钧的眼神是变了又变,对朱钧的评价也是变了又变。 从宋廉口中,朱钧是太子坠马的元凶,是为国朝埋下祸患的祸根,是疯疯癫癫的疯子,更是不
第六百六十一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