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秋收(6000)(2 / 4)

费可以忽略不计。 这段时间为了给高家父子准备秋后的军资,户部尚书崔季舒与新任兵部尚书封子绘忙得晕头转向,连高澄大婚都只喝了两杯酒水,便匆匆告辞。 崔季舒负责筹集粮草,而被免去大将军府司马一职,改任兵部尚书的封子绘则负责与工部联络,囤积兵械。 三军未动不止粮草先行,刀枪箭等等也需要预先备足,光是大刀,就有百万柄,高澄更是要求兵部与工部联合备好上千万支箭失。 兵械数量虽然听起来唬人,可相对于二十万并州胡与三万五千京畿军的数量来说,人均大刀不到五柄,箭失也不过五十。 这年头的兵器极易损耗,历史上的沙苑之战,薛孤延为高欢断后,边战边走,一天之内,换了十五把钢刀,或是砍卷了刃,或是断裂,这也与战况激烈有关。 而兵械的损耗,也是战争花销的一项大头。 无论如何,多预备点兵械不会有错,总不能让士兵们卷了刃,断了兵器,赤手空拳去对敌。 这也是需要民夫做后勤的原因之一,不提为将士们运送粮草、准备饭食、浆洗衣物,光是这些兵械在大军行进的时候,就需要大量民夫转送。 工部尚书由高隆之兼任,人的精力有限,相应的,他也放弃了营构监的差事,只保留了尚书左仆射与侍中。 有鉴于如今兵械易折损的现象,高澄又命高隆之在洢水、洛水河畔监造冶铁炉,看能否进一步提取杂质,不过小高王一个文科生,高二时候过会考都是靠着监考老师留情才侥幸过关,对于物理,化学这两门学科,也算是秋毫无犯,只能将一切都委托给高隆之。 高隆之在后世好歹有一个冶炼老祖的尊称,无论如何都要比自己靠谱许多。 作为高澄的御用工具人,高隆之也算是任劳任怨,印刷厂是他搭起来的班子,铸币厂也是他监造,劳碌不说,还得背上欺凌天子的骂名,将来不给一个王爵,小高王自己都觉得赏罚不公。 历史上的北齐王爵滥封,但相应的,基于这样的厚遇,才能深得臣子的忠臣。 名与利,你总要给人家一个吧,否则人家一番辛苦图什么。 不许贪腐过甚,又连名位都舍不得,谁还愿意为你卖命。 高澄不会滥封王爵,但功劳到了一定程度,他也不会吝惜。 高欢抵达晋阳后,就地解散二十万大军,让他们与家卷团聚,而等一众将士再次归队的时候,他们面对的将是最严苛的操训。 承平三年,晋阳大军未经战事,还需要通过操训重新熟练在战场上的杀人技巧。 同样,京畿军也是如此,在张亮领盐兵抵达洛阳,高澄检阅后,欣喜之余,也发现哪怕只是在草原打马匪,算是欺凌弱小,可到底是见过了血,在气势上远远胜于京畿军。 京畿军是经历过战事的,虽然高澄常以谋略取胜,但到底也有过恶战,比如救援窦泰。 虽然新近补充了不少人,但都是经年老兵,侯渊所部资历最老的,早在十五年前就跟随他参与杜洛周起义。 刘丰的麾下,也有人曾跟随他在十六年前,拼死抵御破六韩拔陵率领进攻灵州的六镇义军,而更多大都是经历了李虎、赵贵、李弼围攻灵州的那场惨烈战事。 由此可见,京畿军战斗力的减退与重组关系并不大。 只不过是三年未见血,在洛阳的花花世界里,无论是战斗意志的下滑与战斗技巧的生疏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平时多出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高澄深以为然,眼见即将入秋,高澄抓紧了京畿军的操训,除平素在京畿军所驻扎的城中各寺校场内的演练外。 每逢三天,高澄就要组织京畿军与盐兵来一次实战演练,只不过是将兵械都换成了布头木棍,就连箭头上都用布包裹着。 将士们轻伤、重伤不断,但好歹没有弄出人命,而且较之前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提升,毕竟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时间进入七月,秋季悄然来临,关东各地庄稼长势喜人,高澄也从各地常平仓调集粮草,陆续运往晋阳,封子绘与高隆之也终于完成了高澄所要求的兵械数额,也随即发去晋阳。 高隆之受命研究如何提取钢铁中的杂质,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来不及投入到这一批的生产中,高澄也鼓励他继续研究,不必急于一时。 如今粮草、兵械都已经备妥,只等秋收过后征集民夫往晋阳听命。 一般来说,1名战兵需搭配3名民夫辅左,晋阳20万并州胡外加洛阳35000京畿军悉数出征,共计脱产战兵23万5千人,需要征集的民夫大概在70余万人。 且不提这70万余万人的吃用花销,根据随军即可免税的规定,就有70余万户免除税赋,这无疑是在给来年的财政收入大砍一刀。 民夫所冒的风险,值得全家免税赋的回报。 他们不止在行军中转运物资,攻城时冒着箭雨填埋护城河,更可怕的是大军远征,缺粮的极端情况下,他们还得充作军粮,供将士充饥。 因此,哪怕是来年全年免税赋的回报,真能积极应募的民夫都只是少数,毕竟东魏休养生息三年,民众在均田制的大背景下,生活还算殷实,而作为民夫随军出征,劳累不说,更有性命威胁,谁又愿意走这一趟关西。 故而还是需要靠强征手段,由地方官府在名册上划拉,等秋收以后,强制奔赴晋阳。 这也使不少官员从中牟利,给了钱不会出现在选取名单中,未交钱的就纯靠运气。 高澄并没有对这一乱象进行处置,对于地方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将要进行秋收,至关重要,而对于中央来讲,高澄也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