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日,青帝国颁布上喻:
“上年已降旨饬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将修正逐年筹备事宜一同遵照钦定阁制,设立内阁,并即照办事暂行章程先行试办……”
着令庆亲王组阁,责任内阁制正式开始实施。
“庆亲王组阁了?”孙载之虎躯一震,手里夹着的香烟都差点儿掉了。
“前天上午,载沣颁布上喻,解散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受命组建了第一届内阁。”林平之十分惊讶。
在这个问题上,青帝国一直在回避回避再回避,即便组建了议会(相当于议会上院的资政院),但是一直没有真的给予权利。
特别是载沣军权在握之后,这个进程越发缓慢。
“连权利都让出去了,借款也支付了吧?载沣这是准备放手一搏了,决战不远了。”孙载之想了一会儿之后,点了点头叹道。
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啊!
“差不多了,具体金额在四百万英镑以下,这点钱能打多久?顶多撑三个月,他们便打不下去了。”林平之摇了摇头,并不觉得有问题。
同样是多线开战,他们现在已经取得了战略主动权,大不了拖着。
这几个月他们可没闲着,清算了许多不合作的贪官污吏地主士绅,获得了大量财富和田地。
也正是因为清算,导致许多心里有鬼的地主士绅进行反抗,不过都不成气候。
越来越多的干部抵达,基本组织构架已经在革命军的地盘上形成,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大大增强。
通过分田,用较低军饷招募了二十万人,这些人已经初步完成了训练,上战场可能不行,驻守地方维持秩序没问题。
各种俘虏基本被消化吸收,革命军主力八万人,分成五个师,完全解放出来,成为野战机动部队。
进攻也许还会被后勤拖累,但是防御反击那是绰绰有余——新建八镇那种水平。
“报告,朝廷内阁名单出来了,还有一份声明。”秘书敲开门,送进来一张纸。
二人的眼睛锁在纸上,迫切的想知道,这个内阁是怎么组成的。
要是载沣格局大些,那接下来他们还需要好好筹划,等二十万陆军训练完成,也就是明年四月左右,才能发起统一行动。
“哈?!”孙载之看了两眼,忍不住诧异的叫出了声。
“这么做,不如不做,我看载沣是昏了头了。”林平之嘴角微微上扬,轻松的说道。
度支部大臣载泽,农工商大臣溥伦,民政大臣……
内阁协理大臣袁宫保,司法部大臣徐菊人,邮传部大臣盛杏生。
总共十三位内阁阁臣,三位汉人,还都是北洋一系的,清流派舔了这么久,什么都没捞到。
倒是庆亲王考虑到平衡,向内阁属官厅中塞了大批汉人,可惜,没人会看这些。
这份大臣名单,是由载沣、裕隆、庆亲王及载洵载涛载泽等人商议出来的。
庆亲王和载泽希望能多给几个汉大臣,哪怕是给那些反对立宪的大臣,至少表面功夫要做好。
裕隆和载洵载涛则坚决反对,载洵调任海军部大臣,陆军部交给了一个立宪派满贵,以平衡汉人不满。
但是他们搞了个小动作,陆军的实际管理权调到了军咨府,由载涛一人全权负责,陆军部只保留了拨款的权利。
就连发饷都不关陆军部的事儿,度支部将军费给了陆军部,然后由军咨府直接划走,中间陆军部无权插手。
加上载洵任海军部大臣,整个帝国的军权依旧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
这让孙载之和林平之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难道这些人以为,这天下,除了他们剩下的人都是瞎子和笨蛋,什么都看不出来?
不过这其实也是一种进步,最起码,根据章程,权利已经从小皇帝手中,转移到责任内阁手里,成了虚君。
载沣这个摄政王,倒是没有在新内阁任职,而是辞去监国摄政王,继续任海陆军大元帅。
这样一来,满贵就昨晚了权利分割,军权有皇族至亲掌控,政权由普通皇族或贵族把持。
“我看,都不用等三个月,等这个消息传开,新军之中摇摆不定那些人,也该下定决心了。”林平之笑着说道。
“袁宫保之前还拒绝的如此决绝,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心情?哈哈!这个卑鄙小人,被彻底绑在了这架马车上了!”孙载之高兴的笑道。
双方思考问题的方式根本不同,所以看到的东西也都不同。
就像革命军没考虑到正常清算造成大量士绅地主抵抗一下,青帝国也没考虑到,这样的内阁,会不会打破模糊的界限?
原本在革命与否之间犹豫的那些人,正是被一个名叫“预备立宪”的大饼迷住了,才站在岸上看戏。
而皇族内阁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