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超越时代的人才(2 / 3)

盛唐大公主 湛阳 2108 字 2023-02-20

一样,诗词方面造诣不低,经史子集皆有涉猎……” “理科如何?” 多年之前,李月辰就跟家人说过文科和理科的区别,这个词如今虽然还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在宫里倒是比较常见了。 “仅能写会算,不过学的挺快。”宣城公主感叹道,“到底是年轻,毕竟才十六岁。” “那阿姐倒是能好好培养一下,说不定将来就是户部的栋梁之才,倘若当真能力不差,将来提拔快些也无所谓。”李月辰说道。 作为史上第一位通过科举考试的女子,史书上必定有她一笔,所以只要能力不差,李月辰也不介意给她一个尽情施展的舞台。 …… 一路聊着回到了公主府,时间也不早了,众人倒是没有继续聊,打了个招呼之后就各自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依然按照习惯早起锻炼结束后,两个姐姐和上官婉儿进宫去上班,李月辰没去,仅为今天约了人。 吃过早饭之后,李月辰就坐在公主府院内的亭子里拿着本兵书在看。 虽然这些书籍都已经看过很多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重新看,也总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古人的智慧同样不可小觑,他们只是差在见识上。 不一会儿,小冬便走了过来:“殿下,人到了。” “嗯,带过来吧。” 小冬答应一声,随后转身离开,一刻钟后,便带着一个身着素衣的女子来到了亭子不远处。 这女子看着大约二十五六岁,可能还要更年轻一点,根据行走的步伐就能看得出,肯定在礼仪方面受过严格的训练,身上充满了古典女子的婉约形象。 来到亭子前大约一丈远的地方,她视线下垂,恭敬的行礼:“阿奴见过公主殿下。” 李月辰合上手里的卷轴:“免礼,可有姓名?” “回殿下,阿奴名唤乌洛兰夕芝。”对方恭敬的回答。 听到这个名字,李月辰抬头看了一眼,心道难怪长得这么白,原来是鲜卑人。 乌洛兰,是个鲜卑姓氏,当年孝文帝汉化的时候,支持他政策的鲜卑人都改了汉姓,乌洛兰这个姓,简化之后的汉姓为单字“兰”。 当然孝文帝的汉化并不彻底,有支持的就有不支持的,所以如今仍然有很多鲜卑人使用鲜卑姓氏,在这个时代,还算是比较常见的。 李月辰一边想着,一边仔细的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女子。 说实话,论长相,一眼看过去并不算惊艳的美女,不过她的脸很耐看,属于越看越好看的那种。 整体气质更是绝佳,必定接受过相关礼仪训练,从站立到行礼的姿势,完全挑不出一点毛病。 尤其是体态上佳的女子,更是让她有一种站在人群里面就能一眼发现的显着气质。 若是以男人的审美来看,这女子就属于那种幻想中的邻家大姐姐,会让最坚强的战士放下心中的警惕,投入她的怀抱好好休息的那种。 这种女子很难让人起淫念,只是单纯的会有一种跟她待在一起很舒服很放松的感觉。 不愧是青楼里的头牌,没点本事,必然是不可能混到那个位置上的,这方面,青楼内部一样卷的厉害。 为何青楼的头牌竞争压力大?因为混到头牌的女子,有资格拒绝自己不喜欢的客人。 当然前提是这个客人不是什么达官贵人……相对而言,混到头牌,不仅仅是收入增加的问题,也能推掉一些不喜欢的客人,比起那些底层的女子多少有些自由度。 “今日本宫叫你过来,是想了解一些事情,坐下慢慢说吧。”李月辰向对面的座椅示意了一下。 “殿下面前,阿奴岂敢坐下……” “无碍,本宫不喜欢与人站着对话,尽管坐!” 乌洛兰沉默两秒,再度行礼:“阿奴遵命!” 于是轻轻抬腿来到李月辰对面的座椅上,轻轻坐了下来。 哪怕坐下,她仍然保持着仪态,双腿并拢,后背挺的笔直,双手交叠在小腹前。 李月辰摆摆手,小冬走过来给她倒上一杯茶,退至公主身后。 “谢殿下赐茶!” “本宫有些好奇,你是如何想到去影楼拍照来维护客源的?”李月辰问道。 乌洛兰放下回答道:“一开始是听一位客人说,城里开了一家影楼,卖一种名为‘照片’之物,此物比画像精致百倍……于是奴好奇之下便去看了看,随后便突然想出了自己拍照赠与客人的想法……” 她说话的速度不快,但有种奇特的节奏感,再加上声音足够好听,会让人有一种愿意坐在这里一直听她说的冲动。 李月辰也不得不感叹,果然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样的女人,放在未来,绝对是各大传销组织争相抢夺的人才。 或许是感觉自己这想法有些可笑,李月辰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面乌洛兰微微有些发愣,不知道这位公主突然笑什么,是自己的想法哪里有问题吗? 但不得不说,这位公主笑起来当真是好看,明明是英气十足的一张脸,但笑起来却全然没有威严,反而带着一股甜美,有种使人忍不住过去抱一下的吸引力。 “咳……” 李月辰整理了一下情绪,突然问道:“若让你来经营一家青楼,你会如何做?本宫想听听你的想法。” 经营青楼?乌洛兰以为自己听错了,但看公主表情,也不像是在开玩笑。忍不住心中泛起了疑惑。 太平公主经商的事情在民间虽然不能说人尽皆知,但稍微有点渠道的基本上都知道,更别提青楼这种风尘之地。 主要原因是因为李月辰压根就没想隐藏,那么多以“太平”二字开头的商铺,简直已经是昭告天下了。 但乌洛兰想不通的是,如果公主要开青楼挖她过去还能理解,但这经营方面问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