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与官斗,这是自古便有的道理! 在先秦尤其如此,在秦地之外的六国故地更甚如此。 秦地之内,黔首庶民尚有秦法可依。 秦法之下,爵臣士绅与黔首庶民同论,乃至是国之储君,亦不能例外。 不论这听起来有多么可笑,至少它理论上就是如此。 秦地之黔首庶民,若真受了欺凌忍无可忍,而又没有能力去报仇,大不了豁出去上咸阳,找御史台找廷尉府告状。 国君脚下,吏治终究比别处清明一些,是有很大把握能告成的! 可秦地关东之外的六国,生活在六国领土上的黔首庶民,就没有秦地百姓那么幸运了。 贵族分封制度之下,贵族便是土皇帝,黔首庶民纵然被欺凌,又能向谁告状? 黔首庶民就是牛马! 黔首庶民能做的,无非是匹夫一怒血溅十步! 但有道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所以游侠剑客,这种在秦地绝迹的东西,以往在六国遍地都是。 哪怕,他们并不是墨家门徒,也并不妨碍他们践行墨家的理念,因为这世道太不公…… 而大秦统一天下后的近几年,六国故地的黔首庶民,虽然嘴上跟着人云亦云,骂着秦法的残暴苛刻。 可实际上,却是尝到了点秦法的甜头。 官吏士绅横行地方之事,为之锐减。 纵然仍有,却有个明面上能告状的地方,比如坐镇郡县的御史。 虽然那些郡县御史,也有鼠鸭一窝,或被收买的情况,可总归是有一个向上的渠道了。 有它! 便比没有强! 黔首庶民愤而无门时,便可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态,去试上一试,赌上一赌…… 这毫无疑问是巨大的进步! 前些日,第一份送到赵子虎手中的卷宗,那恶吏劣绅派家奴截杀告官者,无非就是怕被告到御史处。 现如今,除了御史之外,地方上又多了许多没名堂的外乡人。 一个个看似是小商小贩,走街串巷深入乡里,说着蹩脚的本地话,做生意也不怎么在行,打听事儿却一个比一个勤快,就爱听人讲个故事,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 百姓一开始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只以为哪家落魄贵族,转而开始经商了,派出来跑商的家奴,还不怎么会做买卖,还处在锻炼阶段。 可渐渐的,就有消息传了过来,说是始皇帝御驾东巡,一路走一路杀人。 杀尽了贪官污吏,杀尽了劣绅恶霸,杀得人头滚滚。 然后,便是本乡本土的小吏,开始挨家挨户的串门说教。 说那些外地来的小商小贩不可信,皆乃奸恶之辈,四处打听事儿,准没安好心。 又让各家嘴上,都闭紧点儿,别被人家一问,就胡说八道,当心惹了祸事。 这种掩耳盗铃般的串门说教,真就是掩耳盗铃一般可笑! 一开始还没明白过味儿的百姓,被小吏这么一说教,反而明白过味儿了。 好嘛,所谓外地来的小商小贩,都是始皇帝派出来的密探是吧? 怕我们把本乡本土的奸恶之辈,都抖落出去是吧? 怪不得始皇帝能明察秋毫呢,走一路杀一路,把贪官污吏劣绅恶霸,都杀个干干净净,原来是这些外乡的小商小贩在起作用。 心里明白过味儿的百姓,无甚大冤情者,自然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而那些受过欺压的,心里憋着怨气的,趁着买个针头线脑的功夫,三言两语就把事情抖落出去了。 但……有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那些做贼心虚者,便不免想要收买那些外乡的小商小贩,家奴派出去,见到了便请进家中,好酒好肉招待,走时再塞上金钱珠玉。 一切心照不宣! 只是,他们很快发现,今天刚收买一波,明日又来一波新的,后日又来一波新的……无穷无尽的生面孔。 好多生面孔,你还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真商贩,冤枉钱也是真没少花。 弄得很多胆大百姓,眼见有巨利可图,也加入其中,家里但凡有个存粮,便背着去外乡贩卖,换些布匹菜蔬什么的…… 保不准,就被官员士绅请进家中,好酒好肉伺候一顿,甚至还有美人瞌睡,走时还能再得一笔横财。 薅羊毛,就这么被提前发明出来了! 只不过,后世是薅集体羊毛,这齐地百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