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坑死人不偿命的高衙内(2 / 3)

见此情形,在旁边暗自观察高飞好一会儿的俞飞虹顿时无奈的摇了摇头。

她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

毕竟高飞向来不是什么道德高尚的性子,怎么可能这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于是趁着高飞周围无人的功夫,她当即悄然的走了过去,一脸好奇的问道:

“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不过,你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高飞闻言当即快速的扫了周围一眼,确认无人偷听之后,这才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道:

“你自己知道就行了,何必说出来呢!”

“再说了,我还能玩什么把戏,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业内交流罢了!”

只是任他怎么说,俞飞虹都是一副看傻子的眼神。

见此情形,高飞无奈之下只好带她走到草坪空旷处。

在眯眼感受了一会儿迎面吹来的微风之后,他方才嘴角微勾的缓缓道:

“我刚才确实没有骗他们,只是……还有一些话没说罢了。”

正如高飞所言,非职业导演其实也可以很专业。

只要,他能找到一群专业人士协助他。

如此一来,在导演本人的电影审美水平不差的情况下,那么电影的质量大概率差不到哪去。

至少,非职业导演往往会老老实实的讲一个故事,而不是玩各种意识流。

但是这一切却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非职业导演必须得“懂电影”。

这三个字高飞虽然只是轻描澹写的一带而过,但实际上却尤为关键。

英文如何评价一个人懂不懂电影,其实标准很模湖。

比如一个主演过不少出色的电影的实力派演员,算不算懂电影呢?

如果算,那么邓朝为什么会拍出《分手大师这样的东西呢。

再比如一个从来没有演过戏,甚至和影视圈没有多大接触的人,算不算懂电影呢?

如果不算,什么韩涵的《后会无期又作何解释呢?

虽然不能完全以票房论胜负,但至少《后悔无期是一部合适的剧情片。

而高飞之所以没说这一点,也是因为没办法细说。

故此所谓的导演全民化,比如是珍珠与沙砾共存的时代。

并且鱼目混珠的可能要占绝大多数,只要小部分人或许有那个天赋和能力。

……

……

只是闻听此言,俞飞虹越发疑惑了。

“那你这么做又是为什么,只是单纯为了坑他们一把吗?”

“不至于吧?这不像你的作风!”

以俞飞虹对高飞的了解,如果单纯只是为了这个目的,高飞绝对不会是这样的反应。

而见她这么一说,高飞顿时也有些无奈。

果然,在这种知根知底的大姐姐面前却是很难说谎。

于是在宠溺的看了俞飞虹一眼之后,高飞只能佩服的摇了摇头。

在将杯中红酒一饮而尽之后,高飞方才眼神冷冽的看向不远处的热闹的人群。

只见他嘴角微翘,似讥讽又似感慨的说道: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导演不应该是一个世袭的职业,家学传承可以,但垄断不行。”

导演全民化】纵然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但同时也使得电影创作进一步多元化,进而推动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

一来,跨界导演和科班导演不同,他们没有固有思维的约束。

所以无论是在创新思想的融入、还是电影语言的探索,以及电影营销方式的拓展方面,他们都能带来一股生机。

二来,有了这一批人的乱入,也可以使得导演圈开始内卷。

通过增大导演行业的内部竞争力,来倒逼创作质量的提升。

否则以后的每一年,电影院恐怕总会有一些“老资历”导演的作品上映。

即便他们拍的俗套、刻板到无以复加,但却依旧可以继续当导演。

为什么?还不是日子过的太舒服了。

所以适当的竞争,对影视圈本身也是一个极大的好处。

最重要的是,导演全民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和网文届所谓的全民写作】的风潮差不多。

当作家、主持人、歌手、画家、甚至于赛车手、老板、商人都跨行当导演的时候,影视行业的边界其实也在不断扩大着。

一个固化的电影江湖,将会因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而变得流动且鲜活起来。

正如互联网圈汲取各大行业的养分成长一样。

影视圈的边界不断扩大,不仅可以把“行业大盘”这块蛋糕做大。

同样也能让行业本身充满活力并且不断发展着。

为此就算有一些良莠不齐的作品出现,那也只能算是成功所需要付出的必要代价了。

只是改革的阵痛不能由底层人民承受,精英也必须分担。

毕竟有钱人不出钱投资,难道让温饱不济的老百姓出钱吗?

因此高飞刚才坑那群同行的时候压根就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要是有一丝手软,他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当然,高飞也不是光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