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第六十六章 陈安:我什么都不知道!!……(3 / 4)

穿成亡国公主后 闫桔 3541 字 8个月前

村民合作。

起先梁萤曾跟周太守说过以后衙门可以靠麻绣养活,他还不信,不曾想听到下面的人说有商户来谈麻绣的事,欢喜不已。

梁萤既然撞上了,索性跟他们牵头,把当地的麻绣都收拢到孙氏的铺子,由他们行销,前面半年免商税。

周太守盼着麻绣能走出去,欣然应允。

现在郡里的老百姓有土地耕种,麻绣副业也有了出手的地方,衙门鼓励他们在贫瘠些的山地开垦种麻。

人们的积极性自然高了不少。

梁萤很满意这样的劳动成果,至多两年,这个郡的老百姓就会富裕起来。

鉴于她还有其他事,并未在当地耽搁得太久,又辗转去了临都,了解陶家纸业的情况。

目前临都的衙门已经跟他们达成了合作,永庆那边也已经签订了供货契约。

不仅如此,先前无意间尝到的周家清酱和醋,腐乳等通过官盐的渠道铺出去,反馈回来的信息很是不错,周家开始扩建作坊,筹谋着打通永庆那边的市场。

胡宣提到这些,言语里难掩兴奋。

因为以前他们都是处于重农抑商的思维模式,不曾想现在居然还能把农业和商业兼并发展。

老百姓手里有地便有了温饱,他们自然会深耕细作。

商户能得到衙门的扶持带动,自然会扩大作坊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也能给衙门带来丰厚的商税回报。

妥妥的良性循环。

见他说得眉飞色舞,梁萤笑道:“还得是老百姓手里有盈余才是根本,他们若是穷了,哪里舍得掏自己的钱袋子?”

胡宣赞许道:“这倒是真的。”

梁萤:“现在永庆那边的老百姓已经富裕起来了,临都这边估计到明年也能摆脱贫困。

“只要老百姓手里有钱,就有能力买其他物什,他们有了需求,商户就能挣钱,商户能挣钱了,衙门才有税收。

“所以你们衙门想要月俸高,就得大力扶持底下的商户们,把他们盘活挣税收。”

胡宣点头,“我曾亲自到乡县看过,但凡觉得可以扶持的商贩,皆要尝试,让官盐渠道带货先在郡内行销,若是容易脱手的,就往郡外推。”

梁萤赞道:“这思路挺好,官盐的渠道不用白不用,他们跟贾家合作,也是要抽利的。

“铺货渠道有了,衙门免税扶持也有了,给这些商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来孕育他们,但凡有点实力的,应该都能存活下来。

“待时日长些,便是衙门采撷劳动果实的时候。

“以往光靠赋税和徭役盘剥,导致底下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如今他们不埋怨,公家依然能挣钱。”

她有心培养这个年轻人,耐心跟他讲了许多治内的思路,令胡宣受益良多。

可以说他的前程皆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

从当初把他诓骗到松县开始,一直都在诓他。

他也在诓骗中飞速成长,她既是他的贵人,也算是他的半个师傅。

临都这边的发展梁萤甚是满意,回永庆时,沿途的官道已经陆续修缮过,但凡狭窄能扩宽的地方都已经处理好。

这次她过来顺便把赵老太等人带过去,目前河城已经稳定,能让老人家安身。

梁萤关心集市商铺的事情,胡志国翻看批地账册,郡内的所有县基本已经完成了商铺修建,共计八百多户商铺。

八百多户意味着有八百多贯卖地的钱。

梁萤心中欢喜,又问:“脱手的呢,清楚吗?”

胡志国根据各地上交的契税账册得出结果,卖掉了近五百户。

对于这个数字,梁萤非常满意,可见在集市上修建商户是行得通的。

第二日他们亲自去了一趟附近的乡村,正逢赶集,一早就聚集了不少人。

这处集市在桥边,平时基本上有六七个村的村民会来这里交易采买。

因着时代的特殊性,不像现代那么交通发达,所以村里都是扎堆聚集的。

现在集市上修建了十多家商铺,梁萤数了一下,有九家铺子已经在经营了,其余则空置着。

那些经营的铺子有官盐,黑陶,杂货铺,猪肉摊子,豆腐铺,农具……大多数都是老百姓日常所需的物什。

梁萤问了一下卖豆腐的铺子。

老儿说遇到赶集就在铺子里,平时就推车到乡下卖,他们还会做腐乳,豆腐衣等,一家子就靠卖豆腐维持生计。

卖猪肉的屠夫也是这般,赶集就在铺子里,平时也会下乡。

这两年村民们的日子好过了,舍得沾油水,猪肉也比往年好销些。

这个时候的猪大多都是黑猪,肉质跟现代引进的白猪不一样,并且都不会阉割,因为要育种再利用,就跟抱小鸡仔一样,再加之阉割技术不完善,几乎不会去动它们。

毕竟阉割太监都有死人的,那些猪谁吃饱了去阉割它们?

梁萤许多次都想开口,想了想还是作罢,总不能让衙门强制阉割生猪,估计老百姓会认为他们有毛病,跟猪过不去。

现在还是把温饱问题解决了先,以后的物种再谈口感和引进。

她同胡志国说起胡宣对商贩的思路,胡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