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惊魂的朱允熥(1 / 2)

抽调国子监优异监生去地方支教,这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是杨士奇有些肉疼,毕竟这些优异之人,可都是国子监众多先生耗费心力培养出来的杰出学生,只需要三年时间,他们所掌握的学识与技能,定会远超任何朝代的官员。

这些人不仅精通儒家学问,还精通数学、杂学,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

现在还不是用他们的时候,需要呵护,给他们更多时间。

“皇上,臣认为有所不妥,若将这些人抽调地方,地方自会受益,只是眼下正是他们求进之时,调离国子监,多少有些揠苗之意。”

杨士奇严肃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朱允炆点了点头,抬头看向远处的学堂,忧虑道“朕何尝不知揠苗助长的典故,但山西移民正在进行之中,朝廷已然答应他们,要设置大量学堂,允许其子孙免费修习学问。可问题是,儒士众多,杂学之师寥寥,供给国子监、府已是极限,州县更无一人,若如此,岂不是朝廷食言”

杨士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虽说杂学在民间,抽调一批人上来也是可行的,但擅长杂学,未必擅长教学,这是两回事。

找一个会种地的教导农业学,可他也不识字,满嘴什么草,半天说不到点子上也不行啊。

让顾三审这个家伙来执教兵学院,他估计能把军队的那一套直接挪用过来,甚至谁犯了错,会抽鞭子打人,至于讲解要点,那是什么,跟着做动作不就好了

敢质疑,罚你围着国子监跑十圈。

所以,这才需要编纂教材。

国子监的教材种类很多,能兼修四门杂学的监生,已经算是优异的了。也只有这样的监生下放到县学,才能以一抵三,抵十

如果让不精通的监生带着教材下去,他们自己都不懂,怎么教孩子,怎么教县学生员

师父糊涂,还学生还能聪明吗

朱允炆看着杨士奇,肃然道“世上没有两全法,为大局与长远,总需要有一代人或两代人去牺牲,这是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的光荣。”

杨士奇有些不甘,李志刚也面露痛苦。

朱允炆用手弹了弹皱了的衣裳,道“启迪民众,扫盲天下,文教四方,方称建文朕以建文为年号,就是想一扫洪武戾气,以文教为重眼下国子监肩负文教使命,若不敢挑起这副担子,而是推脱年,那大明百姓答不答应”

杨士奇心头一震,连忙道“国子监愿肩负文教,抽调优异监生前往地方执教。”

眼下的痛苦与牺牲,换来的是大局与未来。

人若过于在意眼前的得失,损耗与失去的,便是未来。

就是这一个简单的道理。

只是,简单的令人痛苦。

朱允炆笑了笑,说道“国子监监生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让他们至地方执教,一律为训导,全权负责教学,教谕有权上奏、无权干涉。另外,国子监后续编写的新教材一律邮送,让他们自学,若有不懂之处,允许他们借驿站传书信,待邮局铺至全国,转走邮局的渠道。一句话,朝廷不会放弃他们。”

杨士奇与李志刚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些优异监生都有着不错的悟性,只要给他们教材,一定可以继续钻研学问,他日有所成就,也是可以预期的事。

杨士奇就是自学成才的典范。

敲定了此事之后,朱允炆走向一间学堂,让其他人在外面候着,自己走了进去,监考的博士见状不由起身,却为朱允炆挥手制止。

坐在最后一排,看着答卷的众人,朱允炆有些恍惚,这若是再加上灯泡,窗帘,弄个投影仪什么的,和后世还真没什么区别了。

后世的那个人三落三起,他出山之后,可没有将手直接抓向军事,也没有抓向经济,而是先抓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人才为本,科教兴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些话都深深刻在朱允炆骨子里的,毕竟如果没有那位伟大的人,后世人说不定连读书上学的机会都没有。

四十年科教,四十年教育,四十年人才硕果累累,才有了盛世辉煌,举世瞩目

那自己有多少年

自己又要花多少年才能在根上解决教育的问题

这里的教育又如何推行

它不姓资,也不姓社,而是姓封,照搬后世的教育经验,会不会带来洪水猛兽,然后把自己给淹没了

“皇上”

“皇上”

朱允熥交了卷之后,转身看到了后排的朱允炆,瞬间惊呼起来,其他人也纷纷回头,起身行礼。

朱允炆走出思绪,对众人道“都免了吧,这里不是朝堂。”

“皇上。”

博士王文走了过来,一脸笑意。

朱允炆问好几句,王文都已经哆嗦起来,估计再聊下去,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