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
解缙、杨士奇、徐辉祖、铁铉等人都被朱允炆的跳跃思维给弄晕了,不是说甘肃、西疆,不是说鞑靼,怎么突然转到河套去了
朱允炆拿起竹木,指向舆图,严肃地说“黄河在宁夏,沿贺兰山向北,在狼山以南的巴彦淖尔向东,之后南下进入山西。呈几字形,似套状,故名河套。贺兰山以东,黄河几字以内,我大明人称之为东套,贺兰山以西至甘肃武威外,称为西套。”
“洪武年间,大将军徐达、李文忠曾收回东套一部,设东胜、镇虏、连城等五处卫所,控制着黄河几字形东北位置。然这几处城关孤悬在外,距离长城城关较远,且运输补给很容易被骑兵切断,这些年来,东胜等地越发困难,尤其是鞑靼不断深入河套,东胜等城岌岌可危。”
朱允炆看着舆图,内心有些叹息。
历史上的朱棣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放弃东胜等地吧。伟大的永乐皇帝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只不过他放弃了河套,给大明带来了极大危害,朱祁镇成为战神,就是其中一个恶果。毕竟瓦剌就是以河套为前沿阵地,直接进去大同等地的。
朱允炆清楚河套的重要性,那里虽然是关外,却是一个不能不争的地方。
失河套,山西就会成为最前线。
守河套,山西可以成为内防线。
到那时候,北平就相当于有了河套、山西、京师三道向西或西北防御的战线。
朱允炆重重点在东胜卫的位置,严厉地说“河套不容有失,朕认为,是时候考虑收回整个东套地区了。”
解缙有些紧张,连忙说“皇上,臣以为此时并非是谋略河套的时机,户部困顿,支余已是不多,若再起兵戈事,定会使国库耗空,一旦遇到些许天灾,朝廷将无钱财可用。”
对于建文皇帝,解缙多少有些不安,他是第二代君主,按理说,他就应该守成,继承老朱的遗产,好好的过日子。
但建文皇帝并不甘于平庸,他虽没有亲自带兵打仗过,却十分喜欢动用武力,喜欢发动战争。在解缙看来,君主好战,对大明王朝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原以为打完帖木儿,大明可以休养个五年十年,可现在还没过三年,朱允炆又打算对鞑靼作战了。
杨士奇沉默着沉思,见解缙已挑明,便也站出来劝说“皇上,眼下正是推新军之策至全军的关键期,朝廷需要将更多钱钞倾斜向地方卫所,恐怕无力再进行一次大型战事。况前线重镇正在更换火器,军士尚在演练熟悉新的作战方式,短时间内形成不了太强战力,若动用京军,耗费又大。臣以为,河套可徐徐图之。”
徐辉祖阴沉着脸,站出来指责解缙、杨士奇“徐徐图之,这样的话若是落在东胜、镇虏、连城等卫所军士耳中,他们会作何敢想你们的妻儿子女并不在关外,不在鞑靼的刀锋之下他们为大明守住河套,日夜警惕,枕戈待旦,可你们呢这个困难,那个没钱,直说了,你们是想让东胜等卫所的军士战死才甘心吗”
解缙听着刺耳的话,连忙解释“魏国公,话可不能如此说。鞑靼今年游牧河套,不也没有进犯东胜等城吗何况我们说的也是事实,难道你忘记了福建之乱,新军之策再不推全军,迟早会有大麻烦。是河套重要,还是地方无数军士重要”
徐辉祖脸色很是难看,福建之乱如同一根针扎人,王仲和之所以能乱起来,全是因为掌握了军士不满的心理。虽说没有造成太大乱子,可他开了一个坏头,让那些没有享受新军之策的卫所将士有了催促的借口、底气。
朝廷虽然给出了推广新军之策至全军的时间表,可这个时间表的施行是以财政为基础的。财政跟不上,新军之策就无从谈起。
打仗需要很多钱,打一场战争,足够多少个卫所几年新军之策所用。
铁铉见徐辉祖与解缙争论的厉害,连忙说“河套重地,不容有失。然这两年朝廷支用确实多了些,基建,初级工业,文教,新都,造船厂,水师南北,哪一个不需要钱粮。皇上,臣以为内阁所言无错,魏国公所言也无过。”
朱允炆看着和稀泥的铁铉,问“那你如何看”
“我”
铁铉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徐辉祖想和解缙吵,那就让他们吵,自己干嘛参与进去,到最后为难的还是自己
不过,铁铉并不是浪得虚名,很干脆地找了一条解决之路“东胜等地在关外,镇守之难,主要是因后勤难给。不妨趁着鞑靼西走,在冬春两季输送粮草物资,增加火器,以确保卫所军士固守。待过两年,朝廷财政改观之后,可兵出大同,收整个河套。”
听了铁铉的方案,徐辉祖、解缙都没有意见。
朱允炆看向舆图,河套地区水土肥沃,经营的好,自然是粮草不缺。可问题是,如果大明军士不能固守整个河套,只守着几个孤城,一旦庄稼成熟,不等军士拿起镰刀,瓦剌和鞑靼的骑兵就可能先来收割或放火了。
庄稼在城外,骑兵来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