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九卿:殿下你说的我们不懂啊!(1 / 2)

吏部尚书白圭道“殿下,这一两年新成立的部门有点多,翰林院、国子监中不少储备的人才都已经起用,但也带来了一个冗官的麻烦,这对国家而言,其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朱见济微微点头,“孤知晓,所以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要精简人员,不止是官府衙门要瘦身,五军都督府的地方卫所、亲军二十六卫、团营都要裁撤冗余,这是个大事,牵扯到的利益太大,所以孤希望九卿众人能全力支持。”

来乾清殿的都是最心腹的臣子,纷纷点头,“臣等必肝脑涂地为殿下分忧”

朱见济嗯了声,想了想,决定提前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关于人员精简,其实还有一种操作,把国家官员一分为二,分为公职人员和编外人员。”

简而言之,就是公务员和事业编。

白圭敏锐的察觉到了问题,“哪那些部门是公职人员,哪些部门又是编外人员”

朱见济略一思忖,“地方官府衙门处理政事的,一应皆是公职人员,而地方府学等,则划为编外人员,京畿七部、各寺监也都是公职人员,但户部下辖的大明银行、工部下辖的工科院、户部下的农科院等,可划分到编外人员,但待遇上,不会和公职人员有多少出入。”

白圭一头雾水,“待遇没有差距”

那这个划分有什么意义。

朱见济笑道“待遇不是目的,这个操作主要是明确体系,建立一个清晰明了的治国系统,把七部下的责任、权力细分,从而能更精准的根据国家局势,进行政策的施行、改进。”

最重要的一点,可以利用这个编外人员来进行全民开智。

考编需要读书。

不过目前还做不到这一步,因为国家经济没发展到这个程度,要想全民开智,首先得做到全民温饱,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吃都吃不饱,百姓哪有钱来读书

归根结底,还是经济不够。

经济没达到一定程度,教育改革、医疗改革都是纸上谈兵。

当下能做的就是军事、政治、农业、工业改革。

白圭没吱声了。

他觉得太子殿下说这个有点空中楼阁。

于谦咳嗽一声,“殿下,这个举措怕是还要再等几年再施行,当务之急,精简人员确实大有必要,另外,随着幼军的崛起,军事改革也很有必要。”

朱见济道“嗯,关于军事改革,于少保,孤是这么想的,随着东风系列火器的发展,大明势必要进入一个全军火器的时代,而火器的发展,将改变战争的态势,不再是以人力取胜的时代,当然,为了国家利益,大明至少也要保持在五十万的常规军,这个五十万,不包括屯兵,也就是说,团营的十万人,亲军二十六卫的十余万人,都要配备火器,同时北方边军和南方边军,甚至沿海卫所,这些兵力中的一大部分,都要改制,裁撤屯兵,剩下的转为常备兵力。”

众人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手笔太大了

团营十万人,亲军二十六卫十多万人,这就是将近三十万人的兵力,全部配备东风火器,这得需要多大一笔资金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地方都司的兵力中,部分裁撤,部分转为常规兵力。

是否也要配备东风火器

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天文数字。

地方都司的兵力加在一起,这可是将近百万之巨

就算留一半,也得有五十万。

五十万的火器配备需要的军费

想想就头皮发麻。

而且别忘了,太子殿下还在大力发展水师,成立了海军部门,为了确保海贸,是不是也需要十万的海军兵力

全部配备火器

把大明卖了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朱见济也知道,要实现大明军事力量的全部火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别的不说,仅仅是这数十万军队需要的东风步枪,东宫军研院就做不到。

更别说海量的子弹了

采用浇铸法,手工打磨组装,就算能完成这个目标,需要的人力成本,会让收益变得极低,所以要想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工业改革取得成果。

最差的情况,车床队伍里的铣床、钻床、磨床、镗床、刨床、冲床中,至少也得把铣床、钻床、磨床、冲床四个搞出来。

只有这样,火器生产才能跟得上火器的迭代。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而且幼军经过两次大战后,强行推进东风步枪的后遗症已经显露出来幼军的东风步枪破损率太高,仅仅是打台湾这一次,一万新兵的一万支东风步枪,报废了三成之多

东风迫击炮也一样。

至于东风机枪,更是大一堆的毛病,这一次远征台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