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我大明以德服人!(1 / 2)

哪怕是礼部见多识广的官员,都被陛下的这一番话给震惊得一愣一愣的,顾不得殿前失仪,纷纷接头接耳。趹

杭敏、白圭急忙跪下,“陛下,慎言之也”

于谦也起身,想给朱见济找台阶下。

朱见济挥挥手,“杭尚书,白尚书平身罢,于少保你也别起来了,朕知道朕在说什么,朕也知道这一番话会带来什么后果。”

随即又道:“诸位卿家饱读群书,难道不知道在我大明之前,就有人提出过地圆之说了么,孤让白修做的事,不过是论证了地圆说而已”

顿了下,“旧唐书的天文志记载,唐朝僧人一行奉命制定大衍历时,在13个点观测了紫微星的高度,最南端在交趾林邑,最北段在漠北以北的铁勒,发现两者之间相差30°多,这其实印证了纬度的存在,而元史记载,郭守敬奉命制定授时历时,在27个点观测紫微星高度,最南端在琼州,最北端在北海,发现两者之间相差50°,不同地点北极星高度存在差别,由此再次确认纬度存在,当然,确认纬度差别,并不足以论证咱们脚下的大地是圆的,但元朝还有一项天文观测,元史记载,为了制定西征庚午元历,耶律楚材同时测量了寻斯干城和开封城的月食,发现寻斯干城的月食比开封的早了约1更半,由此可证明经度的存在。经度存在差别,维度也存在差别,再结合其他现象,理论上足以证实地球是圆的了。宋太宗赵光义十三世子孙赵友钦在革象新书中指出:测北极出地高下纬度差异,及东西各方月食之时刻早晚经度差异,皆地体浑圆,地度上应天度之证。其中的“地体浑圆”,不是“地圆说”又是什么而在此基础上,前元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地球仪。元史记载: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串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圆之广袤、道里之远近。”

为了今天,朱见济让钦天监查找了大量资料。

这些都是正规史料记载。趹

不会被人说是歪门邪说。

众人心里腹诽。

陛下说的确实都是书中记载,而且文臣们大多也知道这些事,尽管有人提出了地圆说,可官府从没承认此事,更不会去钻研、论证。

因为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论证了地圆学说,那天上的仙人又该如何解释

而皇权的统治有一个基本。

君权神授趹

皇帝,天子,天之子也。

既然脚下的大地是圆的,那么包围大地的天也是圆的,天是圆的,天上的神仙体系岂非会被彻底颠覆,又如何来告诉百姓,皇帝是天子

现在你这个大明天子来论证此事,不是自己给自己拆台么。

朱见济却知道,不论有没有君权神授这个借口,大明天子的地位不可动摇,而且为了中国的发展,他也愿意打破这个壁障。

而且地圆学说被论证后,一样的可以继续君权神授。

地圆又不影响天上。

大不了趹

打不了老子就不去论证日心学说了。

顺势自然,等后世的人才来论证,只要自己能保证大明一直是蓝星的世界警察,那么后世论证了这些东西,也不影响国家的发展。

所以继续道:“其实道理很简单,比如,诸位之中可有人泛舟过大海,在大海之上,有个词在天际尽头,当远方有大船出现,是不是最先看见的是风帆,然后再是船身,大海总是绝对平整的罢,这个现象,恰好印证了大海也是弧线形状的”

众臣默然不语。

这玩意儿陛下你只管说,我们绝对不会苟同。

尽管觉得朱见济说的有理。

但当下大明这些臣子,还是不会接受。趹

朱见济也知道,要扭转这一代人的观念根本不可能行得通,这需要在教育上面下功夫,不过当下还是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

否则就算教材编出来,在北京大学、太学等也不会被人接受、学习。

缓缓的道:“朕论证地圆说,不是自己给自己拆台,而是为了给我大明百姓普及知识,让大明百姓知道宙宇之下有限度,大明需要不断的强大,才能保证天朝上国的地位,否则便会被海外邦国超过,彼时,现在的交趾就是我将来的大明”

众臣面面相觑。

朱见济接下来的一番话让他们稍稍放心了一些,“朕会让钦天监编写一本关于地圆说的书,之后会推广,用作全国府学授课课本,如四书五经一般,为必读课本之一。另外,钦天监会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维护天子形象。”

众臣一听,原来陛下你知道轻重啊。

既然知道轻重,那肯定也有应对之策,咱们就不操这个心了,你说大地是圆的就是圆的,谁叫你是天子呢。趹

至于以后的读书人愿不愿意接受

如果是事实,接受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