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佛魔相生,冲和之气(4k)(2 / 3)

要化解心中伴生之魔,也惟有激发出人人都蕴藏着的真如佛性。” “倘若赵居士有其他手段化解‘戾气’,降伏魔头,老衲自然会收回之前作出的判断。” “果然如此。”赵青心中有所明悟,倏然间身形一晃,探出两指搭在了萧远山的手腕上,决定通过对他体内情况的进一步检查,确定“戾气”的真相,以及尝试寻找到化解的另一种方法。 与此同时,依靠着探入对方经脉中的真气内力,她体会着萧远山的心念变化,将其作为自己蕴养精神的养料,使得心识与元神越发活跃起来。 佛家有言“度我度众生”,谓帮助众生解脱烦恼与痛苦。 道教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的《度人经》中也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以济世度人作为立教宗旨,“修自己为功,度他人为德,方能功行两全”。 在赵青看来,这是因为,众生不仅仅是与修行者相同的人,亦属于天地间的一部分,因此有着特殊的含义,可以促进自身的修行。 感应众生的想法,可以带来难以言喻的感触,爱恨离愁都夹杂其中,豪情壮志亦在其中,既是人道,亦是天道的一部分。 佛家的五神通,道教的道术道法,本意并非是让人互相狠斗,而是为了“度自己与众生”。 …… 随着她深入的探查,赵青很快感应到了一些受到戾气影响、比正常真气更加躁动的偏阳内力,并试着开始了对戾气的驱除。 首先,是从“阳气过旺,虚火上冲”的角度出发,她催动了一道阴阳属性与之相反的偏阴真气,与含有戾气的内力混合体互相融合,想令其达到阴阳不偏不倚的平衡状态。 结果,融合之后的内力依然比较躁动,显出戾气并未被就此消失的事实。由此可见,内力的阴阳偏向,只是戾气所带来的影响之一,而非它的根本要素。 紧接着,赵青将“枯禅”理念加成之下的神照功内力输入萧远山的经脉,想要治愈他身上几处穴位的病痛。 然而,依旧没有丝毫的效果。 戾气带来的内伤更像是一种身体更深层次的变化,涉及到了精神、心灵的层面,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内伤,而是与精气神结合之后的受污染产物。 实际上,倘若真是体内血肉或经脉上的伤势,以萧远山的功力,完全可以将其逐渐治愈。 在赵青的检测与推断之下,应该先是心灵受到了戾气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了精神,并通过真气影响到了身体。 结合扫地僧之前“入魔”的说法,她已然想清楚了这个“戾气”的本质。 有种说法是,佛魔本为一体,一念悟即是佛,一念迷则成魔。 一念善,发菩提心,即为佛。一念恶,堕落沉沦,即为魔。佛魔本一体,成魔成佛皆由心起,善恶本无异,却在一念间。 将佛门武学修习到了较高造诣,却心灵境界不足,便会被与佛伴生而出的“魔”给影响到,产生了心灵和身体内的戾气,难以被化解。 还有一种说法,“小魔成小佛,大魔成大佛,无魔不成佛”,认为需要“魔”的磨砺,才能更加接近“佛”的境界。 在赵青看来,原作中扫地僧度化萧远山、慕容博,让他们转瞬间便大彻大悟,由“魔”转“佛”,内伤尽去,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先由道入魔,再由魔入道的“道心种魔大法”,从某个层面来说,也是利用了与之相似的原理。 然而,在她的想法中,至善至恶都太过于极端,应该取其中流,达到一个调和的效果,正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调和,阴阳含孕,然后万物阜成”。 简单的来说,就是运用道家的“冲和”思想,让极端的佛与魔彼此连接,以达到“不偏不倚”的平衡效果。 《列子·天瑞》有言:“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的生命中有天地的冲和之气,因而能调和阴阳,化生万物。 “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运行于天地之间。其冲气至虚而一,在天则为天五,在地则为地六。盖冲气为元气之所生,既至虚而一,则或如不盈。” 阴阳之气是“道”的本体,冲和之气是“道”的现象,彼此之间密不可分。 隐约之间,赵青悟出了佛魔、阴阳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寻得了自己的道路所在。 同时,也大致想清楚了对萧远山戾气的治疗手段。 扫地僧所说的“以佛法来化解”,无疑是最正统的法门,但需要萧远山投身佛门,有些像“度化”的效果。 但学个佛,连深仇大恨都能忘了,在她看来,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更加接近于“洗脑”,完全违背了人的本心。 不考虑佛法的话,若是在道家修行上取得高深造诣,或者干脆顺着戾气来,反过来投入魔道,也应该可以化解戾气产生的负面影响。 最后一种方法,则是由道家高手修出能调和阴阳、佛魔等对立因素的“冲和之气”,为他疗伤,自然可以消除戾气的影响,从根源上将其化解。 不过很可惜,距离“冲和之气”的境界,自己还有着一段道路得走,故而暂时还不能真正解决这个难题。 但光是压制戾气,疗好现有的伤势,其实并不为难,只需阻断戾气影响身体的进程就行。 …… 虽然想到了很多内容,试验了数次手段,但也不过是片刻之间的工夫。 只见赵青默默运转明玉功,迅速将萧远山受到戾气影响的真气吸出体外,并排放到了外界。 在这些辅助戾气影响身体的“工具”消失之后,“入魔”的心灵要再次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