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没有来自大片上映的竞争压力。
如果真让到了七月末,以这两部电影的投资和演员阵容,别说百分之十几的排片率,就算百分之一的排片率,恐怕也得不到。
哪个院线和电影院会把场次安排给没明星的电影呢?
要知道院线和电影院是会参与到电影票房分成的。
播放的场次越多,票房越高,分到的也就越多。
电影院可不是什么慈善机构,它放电影是为了赚钱的。
六号,《不速之客》和《绝望的首富》同步上映。
尽管最近一周一直在为这两部电影进行宣传,但是由于没有大牌明星参演的缘故,因此关注的人并不多,看的人也并不多,实时票房的增长非常缓慢。
当然,作为投资只有几百万的小成本电影,虽然按照现在这个票房走势,亏本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又怎么能满足徐杰对这两部电影的期待呢?
于是他直接开启大招,摇人!
“喂,胡轩,忙吗?不忙的话,帮我推两部电影,一部叫《不速之客》,一部叫《绝望的首富》。”
徐杰所谓的摇人,是指联系所有熟悉大的艺人,让这些艺人在微博上、短视频上、粉丝后援会里面为这两部电影进行宣传。
胡轩听到徐总的指示,当即答应了下来。
这位可是他的老板呀,他怎敢不听老板的话呢?
更何况只是发条微信而已,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容易,太容易了。
“是,徐总,我现在就发。”胡轩说道。
徐杰挂断电话,又给陈思妍打了去。
“思妍,帮我宣传一下《不速之客》和《绝望的首富》这两部电影。”
“好的老板。”陈思妍也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
“曼姐,帮个忙,在微信里面宣传两部电影……”
“罗哥,我这里有两部电影,你帮我宣传一下呗?”
“陈哥……”
“胡姐……”
“……”
徐杰一口气打了十几个电话,后来觉得打电话太麻烦,索性编辑了一条信息,然后群发给所有合作过的艺人。
其实艺人的微博都是明码标价的,有的发一条微博几千块,有的发一条微博几万块,当然,这是指商务。
如果和艺人的关系足够好,友情推荐也是可以的。
徐杰要的就是友情推荐。
把他当朋友的,可以帮他推荐,不把他当朋友的,不推荐也没关系。
然而那些收到信息的人,谁敢不推荐?
徐总找他们帮忙,他们不帮,这不是不识好歹吗?
想要搭上徐总这条大船还来不及呢,谁又会在看到抛过来的缆绳之后,舍船离去呢?那不成傻子了?
于是,艺人们纷纷掏出手机发微博,大致的意思就是:今天看了两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部是《不速之客》,一部是《绝望的首富》。
有的人还会多加几句话,比如:电影的监制是徐杰老师,老徐的作品还有质量保证的……
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字:吹!
帮助电影吹,帮助徐总吹,然后截图发给徐总,既让徐总满意,又留下了帮助徐总的证据。
明星的力量是庞大的,更何况是数不清的明星?
七号,也就是两部电影上映的第二天,在排片率不变的情况下,实时票房数据上的数字变化速度开始加快。
只一天的时间,《不速之客》的票房就多出了四百万,加上第一天的票房,现在的票房是五百八十万。
另一部电影《绝望的首富》,因为是一部喜剧电影,再加上用的都是脸熟的喜剧演员,所以看的人更多一些,票房多出了五百多万,总票房达到了七百万。
按照这个速度,明天过后,两部电影就能够收回成本了。
明星的宣传效应还在发酵。
第三天,《不速之客》又一次获得了四百万的票房,《绝望的首富》略有下降,获得三百万的票房。
第四天是周六,票房迎来了小规模的爆发,一部电影获得了六百万的票房,另一部电影获得了七百万的电影票房……
上映第五天……
上映第六天……
……
上映两周后,《不速之客》的票房为三千八百万,《绝望的首富》的票房为四千五百万。
两部电影以四百万的投资,不仅成功收回了成本,还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盈利,也算是成功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至于还剩下的半个月……
事实上过了十六号的时候,暑期档的大片便开始上映了,几乎每天都有新电影。
十六号,两部。
十八号,一部。
二十号,两部。
二十一号,一部……
……
在众多大片集中上映的夹缝当中,《不速之客》和《绝望的首富》两部电影的排片率迅速降低,只剩下百分之零点几,少的可怜。
不过这也从另一面反映出徐杰当初决定早于其他大片上映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有时候,决定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