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走出扬州(1 / 6)

大清疆臣。 米洛店长 5146 字 2023-09-05

但即便如此,阮元进京决心已定,便找了个日子,前往扬州府学拜会了谢墉,告知愿意与老师一同北上,谢墉听了,自然大喜。

这时只见外面一个仆人过来,送上一封书信,到“谢大人,辛楣先生和渊如先生来了,正在外面候着。”

谢墉笑道“伯元,今日是双喜临门啊你定了北上,辛楣先生又过来看我,还有渊如也来了那我可得好好招待他们一番”说着说着,也不顾仪态,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向府学门口。阮元也跟了老师,走到门前。只见钱大昕依然满面春风,站在门前,后面还有一位白面书生,略有髭须。

钱大昕见了谢墉,也匆忙上前,笑道“金圃兄,半年不见,气色还不错嘛。这是伯元我想起来了,江宁府那张榜文我看过了,伯元也取中在里面呢哈哈,这二十四史之事,你可要和我多聊上几日才是”

谢墉当然也不胜欣喜,问道“辛楣啊,你不在江南老家享福,跑到扬州来做什么是为了见我一面,还是为了见伯元一面啊”

钱大昕笑道“你少和我套近乎,若只是你,我可舍不得那一两渡船银子呢。我在江宁讲学,这不,渊如也在,他正好也准备北上会试,老夫想着他才学过人,总想和他聊聊。没想前日,京城里二云先生帖子也到了,说多年不见,也想和我畅谈一番你看,这一件件机缘巧合,不都在让我重返京城吗既然这样,那我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喽。伯元,此番乡试得中,你可否愿意和我们一同北上”阮元也把准备和谢墉一道进京的事,告诉了钱大昕。那二云先生名为邵晋涵,二十四史最后一部旧五代史得以重见天日,便是因他之功,他在尔雅方面同样见解颇多,乃是学术贯穿经史的大家。

钱大昕听了阮元之言,自然大喜。可阮元看着钱大昕身后那白面人,却觉得有些眼熟。他只去过江南一次,似不是年内所见,若不是江南故知,就是因他来过扬州,便欲上前问个究竟。钱大昕早见阮元好奇,笑道“伯元,这位是阳湖孙渊如,名星衍,论学识,在这江南也是首屈一指了。怎么伯元以前可是认识”

阮元连忙拱手作揖,笑道“原来是渊如兄,在下失敬了。只是,在下想问一句,渊如兄以前是否来过扬州在下似乎,之前和渊如兄有过一面之缘。”

那孙星衍笑道“伯元贤弟,既然是今年同榜孝廉,那自也是在下同学了。在下十二年前,确是来过扬州一次,当时在安定书院,得蒙东原先生讲学一日,至今仍觉得受益匪浅。”孝廉是古时称谓,清人也经常用孝廉指代举人。

阮元听他这般介绍,忽然想起自己十一岁时,曾和一位叫孙星衍、一位叫洪亮吉的读书人,一同去安定书院听了戴震半日讲学。此时回想起来,那名为孙星衍的白面人,依稀便是这般模样。大喜道“莫非是那年虹桥相遇的渊如兄当日酒肆之上,小弟冒昧,听渊如兄讲起昭明太子,就跟了上来,没想今日,你我还能重逢”

孙星衍听了阮元这番话,也自大喜,上前抱住了阮元道“伯元,没想到你我居然有如此缘分那日我本也只是一句笑话,却不想把你引了上来,昔日同听东原先生讲学,今日又是同榜举人,看来你我啊,是上天注定的知己只是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能考上举人,老哥哥我就惨喽,从那时算起,也足足考了十二年呢”

阮元也很开心,笑道“渊如啊,其实我和谢恩师一同阅卷的时候,就听他提起过你,说这些年治尚书有成的,第一便数渊如兄哈哈,渊如兄此番入京,想是已经定下一个进士名额了吧”

孙星衍笑道“可这会试,毕竟还是头场四书文为主啊。好啦好啦,咱都不是那搞八股的人,纠结这些做什么伯元,虹桥那家酒肆,我可是至今记忆犹新,他家那道文思豆腐,那刀功、那味道,嘿嘿,扬州一绝当然了,也是天下一绝你看那豆腐丝就漂浮在羹汤之上,可尝起来却全然不觉,这是何等精湛的刀法啊我十二年过来了,都再没遇到第二家”文思豆腐乃是扬州特产,故而孙星衍有此一说。

听到这里,钱大昕也不禁大笑,道“伯元,这扬州可是你故乡,平日美食美酒,你可少不了我们的我看啊,今天咱就由伯元引路,再去那虹桥吃上一顿。眼看这金秋时节,也快过去了,若再不吃一顿蟹,可就要等到明年喽”说着一边拉了谢墉,一边拉了孙星衍和阮元,便往通泗门去了。四人这一日自是大快朵颐,不在话下。

之后一连数日,阮元和钱大昕、孙星衍等人讲论经史,自也有一番乐趣。眼看谢墉启程之日已近,钱大昕和孙星衍本非扬州之人,在这里游玩一番,就开始为启程做准备了。可阮元二十余年来,大半时间俱在扬州生长,此时想到眼看要离开故乡,未免有些不舍。后面数日,便辞别了孙钱诸人,多在扬州流连,看着小秦淮、瘦西湖,总是不愿离去。钱大昕等人知他难舍之情,也任由其便,不加干预。钱大昕还和孙星衍说,阮元如此留恋扬州,正是有情之人,饱学之士易得,情深知己难求。能遇上阮元这般朋友,乃是二人之幸。

阮元除了流连扬州,也相继去信,与师长亲友作别。这一日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