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买。”
晓风说:“乔姐姐,你收下吧,谢谢你教我们读书写毛笔字。”
晓语四个也开口劝她收下,乔怡看六张真诚的脸,微笑说:“我收下,谢谢徐大姐。”
她顿一下问徐兰:“徐大姐,我回家用帮你们捎什么东西吗”
乔怡是沪市人,徐兰本想让她帮忙买布料寄回来,但转头想现在都是用现金,如果给钱她帮忙买布料,不出什么事还好。
如果钱不小心丢了,以乔怡的性格肯定会用自己的钱填上,那就不好
于是徐兰说:“不用,你唐大哥打算今年再去沪市买布料。”
容易拆洗的被套要做,孩子们年年长高,老大的衣裤要做全新的。
自己和唐启阳也不愿意穿太差,他们也要做衣服,另四个也要做新的一件套,需要的布料不少。
叶家和江家送的年礼里有布料,但远远不够。
晓岱惊喜问:“妈,真的吗”
晓风四个惊喜看向妈妈。
徐兰说:“是,家里缺的布很多。”
乔怡想了想说:“徐大姐,东西多我可以从邮局寄回来。”
徐兰笑说:“我们要买不少东西,要花很多时间,几年了,你难得回家一次,好好和家人团聚。”
见徐大姐又推辞,乔怡不再继续说帮忙买东西的事,谈起其他话题:“徐大姐,你家做这么多腊肉腊肠,要换出去吗我们知青有人想换。”
徐兰看孩子们一圈和她说:“不瞒你说,我们打算留下自家以后慢慢吃。”
家猪肉做出来的腊肉腊肠都很香,远不是野猪肉能比的。
乔怡注意到徐大姐看晓风几个,转念就明白她的意思,说:“那我和他们说有人和你们预订了。”
真是个聪明的姑娘,徐兰笑:“行。”她看向几个孩子们问:“听明白了吗”
晓风说:“妈,听明白,不能和别人说我们家做的腊肠腊肉留着自家吃。”
晓语和晓婕点头。
听不太明白的晓岱和晓雯听了三姐的话也听明白了,附和点头。
徐兰和乔怡说一会话,进厨房和唐启阳一起做饭。
晚上他们蒸最早晒的腊肠,炒最早做的腊肉,炒萝卜咸菜肥肠,酸辣土豆丝,萝卜丝瘦肉汤,八个人吃得满足。
晚上徐兰把乔怡送去知青点后,唐启阳舀四五斤白面出来,用温水和发酵粉和面,和好后盖上盖子,把面盆端进他们的房间,放在炕口前面,这里温度高,面团能发酵好。
次日凌晨,徐兰和唐启阳天不亮就起来,洗漱喝水唐启阳揉面蒸馒头。
徐兰煮上二米粥,拿一大把包介咸菜洗一洗,切碎用素油炒。
天刚蒙亮,徐兰用一个干净的小布袋装四个大白面馒头,拿两张油纸包一些萝卜干咸菜和炒的包介咸菜,和馒头放一起,提着小布袋去知青点。
徐兰到知青点门口,要回家过年的三个男知青和三个女知青提着东西出来,正要出发。
徐兰把小布袋给乔怡说:“里面是白面馒和咸菜,你拿着路上饿了吃,没有荤油,凉着吃不要紧。”
乔怡家里寄来钱,粮票应该也有,但在路上有粮票也不一定能买到吃的。
“谢谢徐大姐。”乔怡也不扭捏,道谢爽快接过。
昨天回来后打开徐大姐送的年礼,里面的火腿和红枣都是很难得的东西,自己回家回来带些东西回来送给她。
徐兰不知青乔怡心里的想法,和知青们说:“你们回家路上小心”
几个知青微笑回:“谢谢徐大姐。”
乔怡带回家的东西不多,她自己能提着,徐兰把他们送到大路就转回家。
当天徐兰进山里挖出一半莲藕,放进麻袋收进空间,第二天上午唐启阳给齐老送年礼时送去一些。
下午也给老两口和唐启明家还有王秋花和唐启凡几家各送去三四节莲藕,得到一些回礼。
年二十八一早,徐兰和唐启阳一起做早饭时顺便煮一锅红糖姜汤。
吃过早饭,一家七口每人喝半碗红糖姜汤,锁上家里的几个门,顶着寒风来到池塘边。
池塘边上已经有很多人,摆着两摞竹筐。
这时池塘里的水已经放去一半,泉眼流出的泉水补充不够快,池塘的水不能全部放掉。
池塘边平时洗衣服的位置多了三个竹排,这个池塘只属三队的,一队和二队有自己的池塘,那两队也是今天打鱼分鱼。
唐启阳去和男人们说话,徐兰交待晓风:“天太冷,你们看十多分钟就回家。”
真的很冷,晓风缩着脖子应:“好。”
男人们没有说话太久,一会,每个竹排上去两个男人,一人用竹竿把竹排撑出去。
三个竹排到池塘中间,竹排上的另一个人就撒下鱼网,三个人几乎是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