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蔡邕在行动(1 / 2)

我在三国养牲口 史欣 1181 字 2023-02-20

“汉记十意?”拿起竹简,刘沧粗看标题,疑惑抬头,看向蔡邕。 “此策与你无关,你可走趟临郡,将其发往京师?”蔡邕摇头,将另一策竹简递给刘沧。 “此乃礼记,尔出身乡野,礼数难全,当细读勤学,不可荒废。”蔡邕继续对刘沧道。 “啪!”将手中竹简扔在桌上,刘沧上下打量蔡邕,蔡琰感觉两人气氛古怪,默不作声清理桌上碗快,给两人腾出干净桌面。 “礼?我倒想学周易。”刘沧对这被大儒注释的礼记不感冒道。 “你这年纪,自当学礼,易需灵性,你若是要学,恐怕只能生搬硬套,学之无意。”蔡邕落座刘沧对面,摇头道。 刘沧沉默,得,蔡邕这是说他没有灵性,学不了周易。刘沧想反驳,却又内心无力。 易经,用现代人比较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封建迷信! 咳。。。观测天时,卜卦凶吉,推演人事,其内或许还能涉及战阵布局。 刘沧看来,四书五经中这玩意最为实用,而它也是民间流传的最多的一部经书。 占卜推演之类不好确认,如今这个时代的人,对这类事情通常也是当作参考,将信将疑。 但刘沧对于一些人结合自然气候与周易,对气象进行观测预测的能力还是非常在意的。 早年也曾试图研究研究,可根本琢磨不出门道,各种头晕脑大。 “你不教又怎么知道?”片刻沉默,刘沧不服气道。 “我自是知道。”蔡邕摇头轻笑,却见蔡琰端上茶水,再看刘沧不服,蔡邕手指沾染水渍,在桌面写画起来。 陶器大茶壶,并非煮茶,却是比茶汤相对清薄的发酵普洱。 东汉煮茶饮汤,同样也有茶叶,甚至包括花茶与那些炒制清茶。 只不过那些茶叶在如今并不是主流,而喝那种茶对如今大多数人来说也不是什么享受。 汉人喜吃肉食。 没错,那些说汉人吃素或是只能吃素的见鬼去吧。 现如今的汉人善战,身体素质方面,胡羌也并不能对汉人造成绝对压制。 你非要说吃草的能打,那咱们也就别说啥了。 就拿体型来说,大汉所谓的文人也没几个‘仙风道骨’的。就算是眼前的蔡邕,整体体型也是肩宽体胖。 蔡邕一米七左右的身高在大汉已算平均靠上了,但整体给人的感觉不是飘,而是敦实。 放在现代人堆里,属于那种一看就不太好惹的体型,所谓彪悍绝非单纯对性格的形容。 而这种体型显然不是吃粟米菜叶能喂出来的。。。 所谓茶叶清茶,别管吹的再邪乎,说到底,就是解渴、解腻、助消化。 如今的人们生活劳作体力消耗大,消化能力也是杠杠的,而物质条件到底没有达到天天都能大鱼大肉的程度。 汉人就算饮茶,也多是煮茶,飘着油花那种。 这大概算是一种社会时段的认知常识,相比那一口清气,能够充饥壮体的煮茶,才是这边的主流。 而没事喝什么清茶,大概算是作贱,多少会遭人鄙夷。 简单形容,你酒池肉林也就算了,还踏马的喝清茶,这是吃不下也要撑?这已经不是奢侈,这要多没出息啊? 而没出息的形容,显然要比奢侈浪费还要恶劣很多。 除了煮茶,普洱茶砖要比清茶在受众上强上很多。 这些茶砖主要流传在边关塞外,也多卖给蛮夷胡羌。 主要作用,解腻,也让拉粑粑舒坦点。。。 寻常人家肚子饱饱的比什么都好,这类解腻助消化,让自己饿的快的东西基本不会去碰。 刘沧平日饮食荤腥不断,村人煮茶也只会落个喜奢的赖名。家中平日倒是会冲些普洱,蔡邕也早就习以为常。 我们可以在任何方面质疑汉人,但在吃喝方面,大概没人能去质疑汉人的折腾能力,有一便有二三,普洱既在,茶叶什么的,不提也罢。 大汉习俗认知有着自己的习惯与行为标准,角度不同,便有了取舍喜好。好与不好,倒是没什么争辩必要。 蔡邕手指不时沾些茶水,不断在桌面写写画画,刘沧看出一些卦形与古字,还有很多他看不懂的怪异符号。 随着蔡邕越画越多,蔡邕眉头微皱之时,最早写画的水渍已经开始干涸,刘沧看的头晕眼花,最终不耐敲桌。 “等等,等等,这是在干什么?”刘沧敲桌打断蔡邕,蔡邕停下动作,下意识的瞪了刘沧一眼。 “此为易。”蔡邕想起本来目的,对刘沧说道。 “这些玩意是易经?”刘沧质疑。 刘沧前世学历不高,也没学过什么高等数学,但眼看这让他眼花缭乱的一片水渍,你确定这玩意不是微积分? “此为推导。”蔡邕理所当然,看着两眼有点发直的刘沧,多少有些得意道。 “我推你个鬼哦。”刘沧喃喃自语,这跟他想象的易经完全不是一种东西。 “哈哈,皓轩当知,人各有所长。你虽有智,但长处却不在此,何必为此执着。”蔡邕大笑。 有智没智的刘沧不在意了,但他已经确定,这易者与他无缘。这玩意,显然不是他的菜。 “你这汉记十意怎么个说法?”蔡琰一旁轻笑,被刘沧瞪了一眼,之后刘沧指着蔡邕要他邮寄的书册问道。 “老夫受逐你可知晓。”蔡邕面有豁达,对刘沧问道。 “嗯。”刘沧点头。 “老夫受逐之前,正与子干等人修撰东观汉记,即遭流放,却是没能忠于皇事。”蔡邕似有惋惜。 “。。。”刘沧眼中闪过怪异,抬手展开一卷书册。 “我也没看到你带书籍,你这些,瞎编的?”查看书册内容,刘沧对蔡邕问道,换来蔡邕不满。 刘沧看这书册内容,所谓东观汉记,就是一部记录历史的史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