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两年变化(1 / 2)

我在三国养牲口 史欣 1221 字 2023-02-20

公元182年,夏。 东汉中原一带灾祸频发,徐州截水,导致豫州大旱。兖州地震,疫病沿黄河北岸辐射青州、豫州、司隶。 皇室打压中原世家,大批世家官员遭到撤换,地方杂税严审,百姓寄望世家恢复旧制,世家无力之时,中原饥荒隐现。 田税过后粟满仓,杂税落实人流亡。 东汉三十税一的田税本该能让百姓留有富裕的余粮。但汉末的杂税却又比较吓人,尤其是到了刘宏这里,人头税已经被加到两百钱靠上。 而那奴婢、门客、农奴、曲部人头税翻倍的税款,更是让人卖身都难寻市场。 口税、劳役、赀赋、军赋等等。世家与皇室分利,原本这些赋税中,世家会通过一定手段免除或少登记一些,简称偷税漏税好了。 世家通过这些手段,减轻乡里百姓的负担,自身也可节流,以此达到平衡。 但当皇室与宦官集团对中原地带展开‘搜猎’之时,不管是因为世家弱势还是有意无为,当世家失了原本的‘职能’,当世家开始了奉公守法,等待百姓的,无疑就是地狱。 如同进入了那汉末乱世的倒计时一般,世间百态,在刘沧的眼中逐渐熟悉起来。 涿郡远离中央,暂时还不属于刘宏与那群宦官的掌控范围,如今倒是还没受到太大的波及。 楼桑村附近的东山已经被刘沧结草圈起,有着两村的照应,刘沧如今也算当地小有名气的‘富足’之家了。 “三狍叔,带人将那些锦鸡都提了,趁着村中行商还在,将它们卖了。” 东山半山山坳,二十米高的瀑布秀美之余,亦有磅礴。刘沧赤膊提戟,喘着粗气迈出水潭,对守在附近的刘三狍喊道。 身高已经超过了一米七,十六岁的刘沧肤色古铜,体态更显矫健。 瀑布流水冲力增阻,水潭深处超过两米,如今刘沧会凭借自己超常的肺活量潜入水中练戟。 这种锻炼能让他更短时间完成更具效率的炼体,但因为担心他受伤或是脱力出现危险,刘沧进行这种锻炼时,岸边总会留有一两人看守。 “好嘞,卖给哪家?卢氏还是骊氏那些怪人。”刘三狍应声,话音未落,身旁一个巨影呼啸而出,直奔刘沧窜去。 “汪~~彭!”一声狗叫,伴随着巨大的水花,一只颇大的棕灰巨犬扑腾着水花,挺着脑袋,哼哧哼哧的游在刘沧身边。 东山犬‘好汉’。刘沧曾经从匈奴那里弄来的公犬,两年时间,已经长成了能够将一名成年人轻松盘倒压制的大狗。 如今‘好汉’的肩高已经长到了将近一米。 从小刘沧对它的教导让它不会轻易扑人,而是窜到跟前,照着下三路盘推撕咬。 推开撒欢讨乐的好汉,刘沧走出水潭,接过刘三狍递来的衣物。 “卖卢氏,好歹他们打着卢植的字号,那些罗马人总共也没几个,也就是长相稀罕,没什么家底。”刘沧也不擦干身上水渍,直接套上蓝色劲装。 “噗噗噗噗~”好汉跟着刘沧刨出水潭,甩着身上的水渍,被刘沧踢了一脚,撒欢钻入林中。 因为是刘沧的灵兽,智商远超同类,对常在山间活动的村人也能辨认,通常不会攻击山间活动的村人。 “行啊,公子,其实那些锦鸡养着也没啥的,大家伙平常看严点也就是了。嘿嘿,那骊氏的婆娘虽然吓人点,啧啧,不过看着就好生养。” 躲开好汉,刘三狍在胸前比了个弧度,啧啧有声,跟刘沧相视怪笑,片刻转身离开。 骊氏,一群定居汉地的罗马人自命的氏族。初时刘沧也比较意外在涿县能遇到他们。 汉时对外交流已经非常繁荣了,这些罗马人最早应该是汉军征战西域时带回来的俘虏。 归汉后他们被扔到了陇西那边,多年融入大汉,不喜耕种牧畜,通常走西域行商,偶尔也会有少数人在汉地行走。 刘三狍是楼桑村的刘氏族人,如今刘沧在楼桑与东村也算正式‘晋级’成了公子。 而原因,则是蔡邕给两村带来了非常实际的好处。 自从早年去皇甫嵩那里打了趟秋风,回到楼桑,刘沧就开始着手东山的整理与饲畜的放养。 金钱投入方面,通过简雍,刘沧用百斤黄金从匈奴那里换来了十头牦牛牛犊,不得不说,真是白菜价啊。 如今汉地牛犊的价格也要四千钱左右,虽然牦牛有一定地域的局限性,但牛肉增长体质上限能达到两百,增益概率中等,黄牛牦牛都没什么区别。 至于这些牦牛,只要别把它们往冀州以南牵,扔在山地放养倒也省力不少。 十头牛犊入手,也亏了由匈奴的好兄弟简雍出马,才能做成这笔买卖。 之后刘沧也没钱了,但蔡邕也被刘宏赦免了流放之罪,没啥说的,刘沧直接找到了张飞他爹,借钱。 这要放到平时,张默是怎么也不可能借给刘沧的,因为这年头除了种地,干什么都要先过了税收一关,尤其是养殖来说,稍有不甚便是血本无归。 不过有了蔡邕,一切都不一样了,抛开税收,又有两村支持,只要别遇天灾人祸,几乎稳赚不赔。 从张飞他爹那里弄来钱钞,大件牲口不敢乱买,驮马、挽马马驹各买四头,总共四万八千钱。 算上早前从皇甫嵩那里牵回来的两匹挽马,凑够十匹,因为挽马与驮马出产的灵髓都能用在战马的身上,也就让刘沧咬牙下了血本。 牛犊、马驹,之后猪崽、羊羔就比较便宜了,六只猪崽一千三百钱,十只羊羔两千钱。 原本刘沧还想再养些狗子,肉狗便宜,长成也才两百钱一条,不过那些寻常的中小型犬不属勐兽,出产的灵髓却不能用在巨型犬身上。 至于东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