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兽灾狼烟(1 / 2)

我在三国养牲口 史欣 1152 字 2023-02-20

汝南袁氏挺牛的,四世三公,北方世家领袖,然后没几年被灭门了,诸侯乱战中,袁绍袁术也相继被人干掉。 陈郡袁氏可谓汝南袁氏的本家,此族低调,至于牛不牛?反正貌似陈郡袁氏自袁滂之后,历经各种战乱,家族却继续兴盛了六百多年,直到唐代,家中代代有人身居显赫官职。 别看袁滂平时不吭不哈,作为陈郡袁氏当代扛把子,没人敢小瞧这位看似澹薄的好好先生。 这不,不显山不露水的陈郡袁氏忽然就在司隶池阳又多出了个经营牧场的分支,在袁滂的授意下,刘沧将一战所获的牲畜都送去了池阳。 池阳离美阳隔河相对,两地之间仅百余里,派上一队骑军护送,琐事安排妥当,骑兵一日便返。 两日整军,斥候来报,叛军兵分三路,分别聚集陈仓、秦川、街亭一带,陈仓位于散关道和渭水道之间,乃战略要冲,据守关中盆地西部。 面对汇聚的叛军,陈仓严防之时,散关出现调兵渡河迹象,陈仓叛军为免遭到多方围剿,只能再向秦川、街亭汇聚。 凉州郡城多是为了隔绝外族互通,城池建设比较重视守势,为免引起全面围剿,叛军敢杀人流窜,却也不敢轻易在凉州攻城掠地。 边章、韩遂退守金城,拉拢马腾。叛军各部在秦川、街亭一带散出上百群聚部落,造势之时,游牧各处,游说豪强入伙。 这些叛军一经卸甲当真难以分辨是匪是民,而且他们追逐水草而居,善驱牛羊,扯了帐篷就能随时转移。 进可攻,退便恢复日常生活,号令汇聚数日就能成势,刘沧也切身体会到凉州的麻烦,若是不下狠心来场屠戮,正常作战,凉州颇有几分永无安宁的势头。 本地屠戮难以展开,这玩意都不需要无差别,你就是再怎么严查严审,分分钟也有人能制造谣言,让凉州各族人心惶惶。 这边本就有不少时不时找借口进行劫掠的部族,郡城官军通常都不管民间私斗,若是给他们造出官军屠戮凉州的声势,后果不堪设想。 张温召集众将商议策略,驱赶叛军离开美阳,鲍鸿也多少稳定部分草料辎重的供应,董卓、周慎挤牙膏一般再往军中调集五千轻骑。 但这五千轻骑显然无法对凉州本地的叛军起到太大威慑作用,凉州情况特殊,虽然北宫伯玉最初是响应张角起义,但这边的情况跟中原一带完全不同。 凉州多掠性,但也有着野蛮环境下的规矩。 别说地方豪强之间的互通龌龊,这叛乱已起,商队依旧正常行商过路。凉州不说地广人稀,但也缺市少集,交易麻烦。 包括陇西、汉阳一带,别管百姓还是叛军,却是都需要跟商队进行生活物资的交换买卖。 在这片土地上,皇甫嵩或许还能凭着自己的名头勉强起到些许威慑作用,但张温说破天去,也顶多只能算条过江龙。 强龙难压地头蛇,多方豪强联合的叛军就是这边的地头蛇,叛军若不一味聚兵攻伐,此处平叛实在难以一蹴而就。 直抵金城强势攻城,杀一儆百的做法亦不可行,因为很容易形成粮道难行,自身被八方围攻的情况。 想要快速剿灭叛军有生力量,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他们进入司隶,让他们侵入中原腹地。 如此才能让其失去地利人和,剿杀大股叛军之后,凉州自然恢复相对平稳状态。 可惜,此法又不可能执行。 叛军出了凉州,汉室威严有失不说,叛军也定然大肆劫掠,而最关键的是,叛军入侵司隶之后首先抵达的就是西汉皇室陵园。 至于再多余的,想来也不用多说。 若是后世诸侯战乱,大家都玩‘杀很大’的时期倒是省事,可如今不能放任叛军东进,本地又难以全力对叛军展开围剿。数次商讨,最终得出的结论还是脱离不了徐徐图之的怪圈。 刘沧打算驱兽威慑,以兽灾影响凉州民心,致本地豪强衡量得失。 这玩意放在其他州郡绝对是歪门邪道,威慑效果寥寥,还分分钟引来围攻斥责。不过放到畜牧重过耕种的凉州来说,军中左官也觉的不失为权宜之计。 军中众将各安其职,而刘沧则带着自家曲部南行渡河,一股脑的钻进了群山险地当中。 狼獾搜索,军兵捕捉,寻狼逐虎,沉岭狼多,子午谷有虎,山岭间的飞鹰也被金子带队逼落祸祸。 刘沧倒也不至于搞出生物灭绝,羊鹿之类相对温顺的动物抓三放二,虎豹狼熊抓五放一,留下部分母兽种兽不至于破坏此地生态平衡。 恩,主要是暂时没人跟刘沧‘抢生意’,这种维持既能不损民生,也方便他未来再来寻兽。 奉命平叛,刘沧在军中也就呆了五日,之后就在人迹稀少的山岭当中,漫山遍野的乱窜了一月有余。 刘沧等人都已经习惯了山间捕兽,这方面没出现什么意外。可随着虎熊增多,刘沧也遇到了挺纠结的限制。 野狼成群,勐虎、熊罴各捕百头之后,刘沧就无法在收录虎熊了,不是他恒定只能收录虎熊百头,而是系统判定,以他如今条件跟所处环境,再多虎熊,他养不活。 这就很让人蛋疼了,兽灾兽灾,从来都是由数量引灾的。 百十虎熊是挺吓人,但聚众操弓它们也经不起几轮箭雨,来个千人精骑跟它们拼命,也就将它们打死打散了。 一咬牙,一跺脚,刘沧直接把熊罴都给宰了,收录勐虎两百左右,其后刘沧开始大肆捕狼。 恩,狼没事,刘沧甚至都不用大肆捕捉鹿群,狼他能养的起,系统对狼的判定非常和谐。 原因嘛?狼这玩意,有同族相食的特性。狼团结?呵呵,别管狼崽、成狼,它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