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韩馥来访(1 / 2)

我在三国养牲口 史欣 1668 字 2023-02-20

冀中平原幅员辽阔,交通便利,河流纵横,物产富饶。 骑军在此可肆无忌惮的奔腾跃马,甚至因受限地形早已退出常备兵种的战车都可在此纵横逞威。 霜雪初开,一队装备精良的冀州骑军踏破了原野的寂静,入中山,直抵无极甄氏庄园。 并州南匈奴招亲事宜结束,蛮汉联姻,匈奴择夫多选择愿留并州之人。 因为汉人多重信义,即便不少人接收了匈奴孤寡的家产,但也很少有人会在迎娶匈奴女后做那夺人家财的事情。 南匈奴内部平稳,族内生活井然有序,这时代女性虽然地位较低,但汉人男性对待女人远比匈奴男性温和太多。 那些嫁了汉人的匈奴女,似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新的生活。 地方官府,甚至各地商队跟新生南匈奴联系更加频繁,也给南匈奴族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除了匈奴单于与部分匈奴贵族患得患失,在族中无法像以前那么肆无忌惮外,一切似乎都很和谐。 而并州多了很多开垦齐家之人的同时,董卓在洛阳的行径越发霸道肆意,甚至开始限制朝臣辞官返乡,各地讨董呼声再起。 诛灭宦官一役中,汝南袁氏赚下了泼天的声誉。别管具体细节如何,反正知道具体细节的除了那么几个人,其他人也都死了。 汝南袁氏能人所不能,彻剿贼宦,行中兴大道,如今袁氏一族虽多受困洛阳,但袁家袁绍、袁术早年逃出洛阳,不失为最有号召力的人物。 外界不少人这么想,袁绍、袁术也同样这么想。 不过袁术这时刚跟孙坚凑到一起,两人倒是也想搞出些作为,但苦于缺兵少将,粮草不足。 结果,也说不好两人谁算计谁,孙坚直接扛起了袁术的大旗,宰了董卓任命的南阳太守张咨,助袁术占下南阳,两人开始在南阳各种抄掠为资,奢姿无厌,百姓视之如患。 孙坚负责干仗,袁术负责掌旗、收钱以及后方提供粮草补给。两人大肆敛财屯粮,募兵八方。这个时间段,两人可谓绝对的蜜汁好友。 恩,没错,孙坚跟袁术蜜汁好友!包括后世袁术跟孙家之间的种种关联,大概也就是这个时期建立起的基础。 袁术很忙,南阳曾经可是何氏根基所在。有了孙坚这位勐将兄充当打手,顶着袁氏招牌的袁术,大敛南阳财货,数钱数到手抽筋。号召讨董啥的暂时顾不上。 眼看孙坚这二愣子在南阳大搞杀很大,机会难得,袁术却是打算先将南阳打造成自己的根基后方,琢磨啥时候送孙坚一口大锅比较合适。 这话说啊,虽然这俩老哥手段有点作死,但袁术其实才是可谓白手起家,而袁术的家业中,端是该有孙家一份。 同样,南阳世家豪族,此时已是对孙坚恨之入骨,厌恶之情,已有辐射荆州之相。 袁术没空,袁绍就想跳一下,可袁绍如今除了汝南袁氏的大旗,其实也是个小菜逼。 袁绍没袁术那么好命,没能遇到孙坚那款的蜜汁好友,人在渤海郡,号召还没发出,家就被冀州牧给围了。 冀州牧韩馥,袁家的人,他不但清楚袁家的底细,最关键,他还是袁氏门生,是袁家嫡系,就要敲打袁绍。 奇怪么?其实也挺正常的。 大公子袁基还没说话,你个庶出凭啥跑来拉拢人心? 他是替袁家打理冀州,又不是替袁绍打理冀州,袁家老老小小,啥时候论到你袁绍上蹿下跳了? 袁术没空,袁绍被迫宅在家中,结果东郡太守桥冒一瞅,行,你们不来,某来。 太后趴窝建章宫不上道,桥冒一咬牙,一跺脚,冒充三公写信发往各个州郡,历数董卓罪状,所言皆为‘朝臣受董卓逼迫,无以自救,心盼义兵,拯救国家危难’云云。 话说自刘宏死了之后,大汉这‘盗版书信’的风气算是越来越盛了。可谓:是不是冒充的无所谓,反正有不少人更愿意去看、去信、去传他们想看的东西。 真理永远掌握在能哔哔的人手里! 至于还在洛阳董卓手底下的三公?桥冒表示,咱家人都快被董卓祸祸完了,大义所在,大家各安天命吧! 讨董檄文出,天下欲除董卓者纷纷响应,地方募兵聚粮,锻兵操甲之声村村可闻。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它地不论,这冀州中山郡乃产粮大郡,其间无极甄氏不但为大商之家,更在中山声望极高,无极民间一呼百应。 眼看各地讨董义军纷然而起,朝中袁隗、袁基却皆无消息。 袁家不可无人,韩馥无奈将袁绍放出,许其兵事,却又不想让他沾染粮草诸事,这便亲自领兵登甄氏家门,欲求粮草辎重支应。 “使君,讨贼兴汉,甄氏义不容辞。可今日家主未在,使君所求粮草辎重数目颇大,却非妾身一妇人能够做主。”甄氏府邸,甄俨之母张婉对亲自登门的州牧韩馥为难说道。 “甄张氏,明人不说暗话,甄氏家主年轻有为,却少掌俗事。甄家琐事都由你一手操办。这些本官又岂会不知。” 府邸正堂,韩馥上座首位,府中家兵都在厅外守候,此处并无旁人,韩馥摇头之时,言辞直白,语气还算和缓。 “董贼挟天子以令天下,暴虐无道,作乱汉廷,不日必出国祸。” “吾等兴兵为国,此番甄氏康慨义助,所耗钱粮,当以赋税冲抵。本官保证,绝不让甄氏吃亏半分。”韩馥正色说道,张婉脸色骤然更差几分。 “呵呵,使君既知甄氏之事,又岂会不知,除了百姓口粮,甄氏近年所售皆为粮种。”张婉苦笑,眼中闪过轻蔑,说来说去,这韩馥就是想要取粮,又不想给钱。 ‘赋税冲抵?你这董卓任命的冀州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