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秦氏兄弟(1 / 2)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1068 字 2023-02-20

“殿下慢走……” “不用送了,都回去练兵吧。” 燕山大营门口,风雪已经停下了,四百缇骑在陆文昭的带领下,守在营门准备护送朱由检南下。 随行太监是王承恩,而戚金等人则是在营门为他送别。 朱由检交代了一些事情,便上了马车,当着诸将的面开始南下。 见朱由检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天际边,诸将才返身进入大营继续练兵。 至于朱由检,他坐在摇晃的马车上,想着自己这几天的所作所为。 他自京城来昌平,九天时间将御马监裁军、清理羽林三卫空额,并了解了辽东的各种情况,对怎么规划辽东扼制努尔哈赤已经有了想法。 更重要的是、燕山大营中的一万一千多人基本上已经对他归心。 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一个月十五两银子的军饷。 眼下即便把军队交给戚金训练,他们也不会背叛自己,更别提孙应元和满桂都是自己提拔的。 孙应元领腾骧左卫,满桂管羽林三卫,这样的配置是不错的。 不过等大军招募完毕,仅凭他们两个就差了一些。 倒不是说他们不行,而是朱由检要把明末能打的将领都拉到自己的麾下,尤其是那些毫无背景的。 大小曹、黄得功、周遇吉…… 这群猛将该拉拢的拉拢,该利用的利用,都不能放过。 这么想着、朱由检便开口道: “承恩、秦邦屏他们昨夜是在巩华城留宿的对吧?” “回殿下,是的。”坐在马车一侧的王承恩行礼应下,并解释道: “按照大军卯时点卯出发,他们应该距离我们不过五十里。” “眼下我等届是骑兵,若是在路上吃饭,应该能在天黑前赶到京城。” “大概三个时辰后便能与他们在路上碰面。” “嗯……叫探马放远些。”朱由检点了点头,而车窗外的陆文昭也开口道: “殿下放心,卑职已经将探马放出二十里,只要路线一样,应该能在半路上碰到。” “那就好。”听到这话,朱由检也安心了。 他从旁边书架上抽出了一卷兵书,打开后上面都记满了文字和注文。 这是戚金这几天花时间和心力,将戚继光兵书做出注解的兵书,对朱由检这样的“新兵蛋子”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教材。 旁边的王承恩看朱由检爱不释手的看着这本经过注解的《纪效新书》也不由笑道: “奴婢还是第一次见殿下这么爱不释手一册兵书。” “那不一样……”朱由检笑着回应道: “兵书虽然都差不多,但是有了注解,看起来会更轻松,明白。” “戚老将军在这注解将所有东西都解释了,过往看书时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且不说,老将军还会留下一些他曾经领兵作战,或者和戚少保作战时的经验。” “这些经验、是花数万两银子都买不到的。” 说到这里、朱由检感叹道: “这次来昌平太短了,加上有暴风雪,本来想学学骑马却没有机会,着实可惜。” “看来只有回京城后,叫文昭你教我了。”朱由检看向马车外的陆文昭,而他也笑道: “怪不得殿下昨夜叫卑职找了两匹三岁的小马驹,原来是要回京城再学。” “呵呵、那也没有办法,毕竟这暴风雪太大了。”朱由检无奈的轻笑。 三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言的聊着,若是饿了,便拿些糕点吃,若是渴了,便喝些水。 这马车虽大,但是行走起来因为道路而摇晃,想要喝茶却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好在时间比朱由检想的要快,不过两个半时辰后,前方探马便放了响箭。 伴随着“砰”的一声,一盏茶后一名锦衣卫探马回来禀报道: “陆同知,前方发现石柱川兵,是否要请秦都司前来?” “嗯、你叫秦邦屏人马不歇,继续北上,传他和他两个兄弟一起来便可以了。” 不等陆文昭开口,朱由检就率先招呼了起来。 在他看来、将领叙旧可以,但人马绝对不能停。 万一耽搁了事情,这三千白杆兵就只有在风雪之中扎营了,朱由检可不想自己的事情,让大军在野外受苦。 “是!”听到朱由检这么说,陆文昭回应一声,便示意锦衣卫去传秦邦屏三兄弟,而锦衣卫见状,也调转缰绳,策马奔回。 这样传令后,很快便有数骑从远方策马而来。 不过十几个呼吸,三位弓马娴熟的将领未等战马停稳,便翻身下马,单膝下跪行礼道: “末将秦邦屏(秦民屏、秦邦翰),参见五殿下!” 与朱由检想象中三人年轻样子不同,出现在他面前的三人中,秦邦屏已经两鬓泛白,秦邦翰亦是如此,只有秦民屏年纪看上去年轻些,但也看得出年过四旬了。 见到三人到来,朱由检便下车将三人一一扶起,心中尊敬道: “久仰三位将军,眼下三位将军领兵北上,为朝廷抵御建虏,着实让我钦佩。” 朱由检还是一贯的对需要拉拢的人使用“我”的自称,以示亲近。 三人也受宠若惊,连忙回礼。 看着三人的样子,朱由检先将正事说了出来: “为了避免耽搁行军,我长话短说。” “燕山大营眼下已经有浙兵在休整,日后三位将军与贺世贤总兵一同驻守沈阳,浙兵驻守辽阳,互为犄角。” “到了大营后,我已经派御马监提督太监曹化淳为大军准备了休息的地方,还有相对应的冬衣、甲胄,兵器。” “只要大军需要,皆可更换,无需请示我。” “这……卑职等人何德何能,得殿下如此抬爱……”秦邦屏三人着实被吓了一跳。 作为土司,他们就算在四川官员身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却不想朱由检姿态放低如此,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