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十分忌惮……” 姚氏提醒着自家王爷,而朱常洵却面露不喜道: “两个半大小子,能怎么收拾我?要收拾我,先把那群腐儒给收拾了再说!” 朱常洵虽然政治眼光不行,但也知道收拾藩王这种事情,还是需要文臣同意才行的。 这还是收拾一般的藩王,如果是收拾朱常洵这种没有出三服的藩王,收拾过了就容易被文臣以“刻薄宗亲”的名头弹劾。 这样的局面,十分搞笑。 曾经和朱常洵为敌十数载的文臣势力,眼下却成了他的保护伞…… “殿下!” 朱常洵的话音才落下不久,便听到了脚步声,以及王府长史的声音。 过了数秒,长史走入书房内,对朱常洵作揖道: “殿下、京城那边有人送来信,不过……” 说着、长史将信双手递上,而朱常洵也疑惑的接过。 这样的疑惑,在他打开书信,见到其中内容时便解开了。 这是眼下内阁阁臣之一,浙党魁首朱国祚让人送来的手书。 这手书的内容也很简单,便是分析了时局,说出了宗室制度革新对于藩王的危害,末了再添上一句需要藩王们自己上疏解决的提醒罢了。 “腐儒……” 朱常洵看着毫无价值的手书,直接将它攥成一团,投入了旁边的火炉之中。 “这个出头鸟,谁爱当谁当。” 朱常洵只是贪恋权色,但不是傻子。 被文臣势力针对了十几年的他,还能看不出这是朱国祚在找人当领头羊的把戏? 恐怕这家伙不止送信给了自己,连其他藩王也收到了这书信。 既然所有人都收到了信,就说明朱国祚一个人都不想扶持。 有一说一、他要是真的扶持朱常洵,朱常洵恐怕还能硬着头皮和那两个大侄子斗一斗。 但既然朱国祚想要多重押宝,还不敢当出头鸟,那也别怪朱常洵自己化身鸵鸟,不问世事了。 他准备看看其他藩王的态度,顺势跟风,不然被那两个大侄子抓到把柄,指不定要被羞辱成什么模样。 至于他的想法、也在回信给郑贵妃的时候,被崔文升抄录,最后交到了锦衣卫监察司手中。 二十五日的紫禁城的皇宫养心殿内,伴随着夜色降临,监察司将福王的回信交到了朱由校的手上。 朱由校在烛光下看着这份抄录的手书,面无表情。 可就是这模样,才让他身旁的魏忠贤感到发憷。 朱由检要动山西两地的宗室,魏忠贤虽然不太清楚,但也大概知道。 但是他没想到、在皇帝的默许下,自家这位齐王居然敢玩的这么大。 一下子就整顿了四大宗藩里面的两个大藩,并且从地方的反应来看,效果似乎不错。 不过、这一动,便引得大明近三百位亲王、郡王上疏了。 魏忠贤瞥了一眼那堆积如山的奏疏,咽了咽口水,不敢想象皇帝需要面对多大的压力。 只是不等他多想,朱由校就开口道: “这些奏疏里,同意革新的有几位?反对的有几位?” 朱由校一开口,魏忠贤立马低下身子回应道: “三百零七位亲王和郡王,一共有二百六十五位上疏,其中七十二位赞同革新,一百八十四位隐晦的反对,九位亲王则是常态的向万岁您请安。” 他的话说完,但朱由校并没有回应,而是将手中的信揉作一团,丢到了旁边的蜂窝煤炉之中。 他看着蜂窝煤炉将纸团烧成灰尽,直至不起一点火光后,才开口道: “外廷没有动静吗?” “有一些……”魏忠贤小心翼翼的回应道: “底下人探了探消息,万岁您辍朝这几日,各党文臣来回走动,似乎都在为齐王殿下裁撤三镇兵马,又整顿卫所,革新宗室的举动而走动。” “具体的消息没有探查到,南镇抚司应该在探查,不过锦衣卫革新后,东厂就……” “行了。”朱由校忽的开口,魏忠贤当即吓得立马跪在了地上。 他之所以要提东厂和锦衣卫,就是想隐晦提醒皇帝,东厂是节制锦衣卫的,而眼下锦衣卫似乎已经没有人能约束了。 只是他话都没有说完,小心思就被皇帝看了个明白,于是才不带一丝犹豫的下跪。 “该做什么,该说什么,日后好好思量一下……” “是是是、奴婢日后一定好好思量。” 朱由校面色如常的打开了其他奏疏,而魏忠贤也连连点头。 “去传李若涟、崔应元来养心殿。” 朱由校处理了几本奏疏,突然对魏忠贤开口道。 “奴婢领口谕。”魏忠贤见状便起身,随后作揖、毕恭毕敬退下。 过了半个时辰,乾清宫外响起了脚步声,三道身影走进了乾清宫,来到了养心殿门口。 “臣参见万岁,万岁圣躬安……” 被宣来的李若涟和崔应元纷纷开口,作揖行礼。 “进来吧。” 朱由校头也不抬,李若涟二人也在魏忠贤的示意下走进了养心殿内,低头等待皇帝开口。 等魏忠贤走到了朱由校身旁,他才放下了奏疏,对二人开口道: “弟弟到哪了?” “回万岁……”崔应元早就得到了朱由检的示意,皇帝问什么就答什么,因此开口道: “齐王殿下目前在顺天府南苑休整,明日前往天津,观看天津船坞的十四艘海船下水。” “嗯?”听到这话,朱由校来了兴趣,问道: “十四艘什么船?” “回万岁。”崔应元继续道:“千料货船十艘,二千料三艘,三千料一艘。” “不过、虽然造好了,但便是船坞的工匠们也没有把握能不能行,尤其是三千料的那艘。” “嗯……”闻言,朱由校长舒一口气,随后转头对魏忠贤道: “这段时间事情太多,居然忘了天津的事情,也不知道这些船匠的手艺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