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辽东设省(2 / 4)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339 字 2023-02-20

,因此他对朱由检开口道: “弟弟有没有什么看中的人,可以调到辽东去的?” “还真的有。”朱由检笑道: “今年科举里,臣弟早早就看上了常州府出身的进士卢象升,因此想调他前往辽阳府担任知府。” “另外、之前担任杨镐幕僚的茅元仪也不错,可以调往沉阳府沉阳县担任知县。” “国子监里有一个叫做沉廷扬的也不错,听闻精通海运,臣弟准备调他前往金州府,担任旅顺知县。” “此外还有少詹事孙承宗,若是哥哥愿意割爱,可以调他前往沉阳,任沉阳知府。” “有这些人的文牍吗?”朱由校好奇的提问,而朱由检也早有准备的让曹化淳拿来。 曹化淳从袖子里拿出四份文牍,小心翼翼的递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接过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了一遍这群人的生平和经过,最后才道: “孙讲师能力尚可,不过担任知府有些屈才了。” “既然升任布政使司,那么就让孙承宗担任辽东右布政使,袁应泰为左布政使,熊廷弼继续经略辽东。” “卢象升这人的奏疏我有印象,我记得当时吏部将他调任户部主事,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前往辽阳府担任知府。” “若是他愿意,调任也无妨。” 说到这里、朱由检拿起最后两份文牍道: “倒是这沉廷扬和茅元仪,虽说有些才干,但初次为官就作为两地知县,多少有些不合礼制了,先暂代两县知县吧,若是有了功绩在提拔也不迟。” “臣弟多谢皇兄……”听到朱由校的话,朱由检知道事情成了,于是立马作揖高声唱礼,模样夸张极了。 朱由校见他这副不着调的模样,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才道: “这辽东设立行省的圣旨若是下发,恐怕我又要被那些群臣烦扰不少。” “哥哥受累了……”朱由检继续高声唱礼,抬手作揖。 “行了……”看着朱由检的模样,朱由校放下了文牍道: “南边沉有容还没到濠镜,红毛夷便撤走了,你委任的那个黄龙已经登上了大琉球,还和土人打了一仗,这事情你知道吧?” “臣弟自然知道。”朱由检老老实实回应。 黄龙在十天前就登陆了大琉球,并且在朱由检定下的北港(基隆)登陆,与当地的土人打了一仗。 不过在明军的火器下,所谓的土人往往都是在顷刻间被击败。 黄龙也按照朱由检的话,让人放走了这些土人,并让四夷馆的翻译告诉这些土人,大明不是红毛夷,来到这里是为了带来文明和文化。 如果他们愿意在大明建设的府县内生活,大明可以帮他们盖房子,给他们提供耕牛,教授他们如何耕种。 如果他们不愿意在府县生活,而是要回高山上生活也没有问题,大明会给他们发一块代表自己身份的牌子,凭借牌子他们可以来大明的府县贩卖东西,购买物资。 并且翻译也说明了,大明如果不在这里驻扎,红毛夷之后会卷土重来,继续在琉球府掳掠。 不仅如此、他们还拿出了一些黄龙早就准备好的,关于欧洲人在南洋制造的一些杀戮画册。 不过、即便如此,土人之中的一些部落,还是有袭击大明将士的现象。 对于这些现象,黄龙也很好的按照出发前朱由检所说的做,命令全军反击,同时布告其他比较归顺的部落,告诉了他们被剿灭的部落是因为什么才被剿灭的。 眼下的时间还很短,不过十来天的时间,估计黄龙全用来打关系了。 至于御马监的粮食会在冬季来临前,运往北港的临时港口,随后才会开始强制迁移沿海三省养济院的懒汉和孤儿。 不同的是,懒汉迁移就要开垦田地,而孤儿会在北港的新学府内就学。 琉球的情况,黄龙也回信告诉朱由检了,简单来说要比大宁好太多了。 只要有足够的畜力、人力,三年就能开垦出和辽东一样的耕地,亩产也会在反复的耕种和堆肥中提高上去的。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对自家皇兄开垦道: “琉球一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眼下就是请皇兄将开海的资格由月港转交到南港和北港了。” 南港和北港,这是琉球府南北两个大港,位置是后世的基隆和高雄。 如果将开海贸易的资格交给这两个港口,那朱由检也就有名义禁止私人海贸,由御马监垄断近海贸易了。 对此、朱由校并不看重,他听到自家弟弟的话时,便转头对站在门口的魏忠贤道: “下旨、罢广东、浙江、福建三省市舶司,于琉球府开设南北港市舶司。” “奴婢遵旨……”魏忠贤眼下是不敢在说什么胡话了,对于皇帝的吩咐,都是老实交代。 朱由检见自家皇兄下旨的声势这么浩大,又专门开设市舶司给南北港,当即便开口道: “如果要开设南北港市舶司,那臣弟还是请将旅顺的沉廷扬调往琉球府,命黄龙担任市舶司提举,沉廷扬担任副提举。” “嗯?也行。”朱由校听到自家弟弟居然要把沉廷扬调到琉球府,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点头同意。 不过点头之后,他还是提醒道:“让他暂代副提举吧。” “多谢哥哥,请哥哥放心,不出三年,琉球市舶司一定能给哥哥凑足修建三大殿的银子。”朱由检也懂得怎么讨自家哥哥欢心。 可以说、如果不是自己坚持,恐怕自家哥哥早就拨银子修三大殿去了。 想着、朱由检也起身道:“这次臣弟会在京城待三天,之后会继续返回燕山大营的。” “嗯?有什么事情着急回去吗?”朱由校不解开口,而朱由检则是笑道: “主要是准备弄一些小玩意。” “小玩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