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势压诸王(2 / 4)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337 字 2023-02-20

忽的一支箭失射在了他胯下驽马的马臀上。 驽马受惊嘶鸣,高举双蹄,瞬间将这人甩下了马背。 “哔!” 慌忙中,滚落在地的青年抓住脖颈上挂着的木哨吹响,妄图召集四周散开的家丁,然而下一秒,一柄长刀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他抬头一看、是一个身着绯袍,穿戴胸甲,正怒目看他的健壮锦衣卫。 大批的铁骑赶来,那还背负自家弟弟的少年郎绷不住,鼻涕眼泪涌出,模湖了视线,跪在地上用力对马蹄声响起的方向磕头: “大人,绕了我和我弟弟吧!我们绝对不对外说今天的事,我求求您!我求求您——” 几个头用力磕在官道上,少年郎额头很快便渗出血印,随后渗血流出,染满了小半张脸。 这时、四周没了马蹄声,而少年郎慢慢停下了举动,擦了擦双眼向上看去,只见到了脸色铁青的一群着甲铁骑,以及脸色阴沉到几欲滴水,坐在马背上的一名着甲少年人。 朱由检的牙关咬紧,心中的怒意让呼吸都十分灼热,整个人体内滚烫,体表却冰凉得如刚刚跳入冰河之中。 “跪下!” “额啊——” 这时、陆修压着那铁甲青年走了过来,一脚将他踹翻在地,命他跪下的同时,牵扯了箭伤,哀嚎呼痛…… 陆修扯下这青年腰间的铁牌,走到朱由检面前双手递上。 朱由检瞥了一眼,铁牌上书“睢阳卫桃源千户所千户”十个大字。 大明卫所官兵…… 当这青年的身份出现,朱由检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痛。 这时、马蹄声从身后响起,陆文昭从后方带缇骑策马而来,马背上挂着数十个首级,赫然是这青年麾下的所有家丁。 “殿下、搜查完了,香河村只有十七名少年郎活下来,其中六人负伤,随军的军医已经在救治了。” 陆文昭作揖回禀,心中也是同样的震撼不已。 原本他们是在清剿归德府内残留的叛军,结果不想居然撞到了这档事情。 如果不是在前方的官道上,遇到了几个被追杀的香河村少年,他们还不知道,在驱赶了叛军之后,反倒有官军开始浑水摸鱼,杀良冒功! “孙守法!” 忽的、朱由检怒喝一声,让所有人心中一悚。 “末将在!”孙守法策马上前,而眼下的他已经换了一身游击将军的布面甲,英气非凡。 不过对此、朱由检没有心思看他,只是举起马鞭对地上已经吓傻的桃源千户道: “把这人给我装袋拖拽回香河县,砍下狗头插标立于香河村口!” “殿下!您听末将解释,这群人都是叛军!末将额……” 桃源千户发疯似的想要解释,却被孙守法直接丢出套马索,勒住了脖子,说不出一句话,双手不停地抓向脖间的绳索,双目瞪大,翻出了白眼。 “还有本事狂吠!” 陆修见状,将长刀插于地上,拔出腿部的短刀,上前伸出手指抓出这人舌头,手起刀落将舌头割断,疼的他捂住嘴巴、满地打滚。 孙守法见状,也对旁边两个铁骑道: “把他装袋里!” “遵命!”天策卫两名骑兵翻身下马,从马背上取下一个麻袋,随后将口中不断涌出鲜血的桃源千户装入袋中。 当袋口栓紧后,孙守法一夹马腹,当即拖拽着妄图从袋中逃脱的桃源千户奔向香河村。 十几里的路程,估计回到香河村的时候,这人不死也残了。 望着孙守法拖着麻袋离去的背影,朱由检低头看向了呆愣跪在地上,不知道说什么的少年郎,以及已经昏阙过去,腿部中箭的少年,皱眉对陆文昭交代道: “让军医医治他们,带回燕山所。” “卑职领命!”陆文昭闻言应下,随后让人叫来了军医,为这二人包扎。 好在那箭失没有伤到筋骨,修养几个月后,估计不会影响到日后的生活。 不过、他们逝去的亲人却回不来了…… 马背上的朱由检黑着脸,对陆文昭道: “让崔应元给我查清楚,到底还有多少人打着剿匪的名义杀良冒功!” “卑职遵命!”听到这话、陆文昭硬着头皮应下,之所以是硬着头皮,是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情很难查出一个所以然。 说到底、还是因为局面太乱了,杀良冒功这种往往出现在边军的事情,罕见出现在大明腹地就足以说明眼下的河南有多乱。 “殿下——” 正当陆文昭应下的时候,远处忽然传来了喊叫声。 朱由检与众人同时望去,却见到了天策卫前军千户带着人马策马赶回,并来到阵前勒马作揖道: “殿下、骁骑卫来报,叛军围困开封府治祥符县,请示是否立即破贼?” “不用管他们。”朱由检双目微微一眯,果断下达了自己的军令,随后接着又命令道: “命骁骑卫、龙骧卫、羽林卫三部,驱赶流寇向祥符县、汝阳县、南阳县、洛阳县。” “殿下、这样有意驱赶,恐怕会让河南的御史抓到把柄。”陆文昭小心翼翼的开口,而朱由检却道: “谁说就是有意呢?叛军将领王好贤不是带领叛军逃往了南直隶凤阳府的亳州吗?若是叛军进犯凤阳皇陵,又该如何?” 说罢、朱由检对天策卫指挥使与各军千户开口下令道: “传我令、大军南下凤阳,追剿叛军!” “遵齐王命!”各军将领纷纷作揖,大声应下。 事情到这里,便是傻子都能看出,朱由检是在特意的让河南各地藩王陷入危机。 只有陷入了足够的危机,他们才会放弃一些利益,以此来换朱由检的庇护。 山东的袁可立已经被朱由检下令,防备叛军重新迂回进入山东,没有调令的情况下,袁可立不可能指挥大军入河南平叛。 山西、北直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