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五章 战事打响(3 / 4)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525 字 2023-02-20

万建虏,只因为黄台吉在听到火炮声时就察觉到了不妙,当即催兵前来。 城内在厮杀,辽商的家丁和北虏虽然没有夺下城门楼,但确实牵制住了四千明军。 “上城墙!” 威宁营堡的城墙不过两丈,而中式城墙大多是下宽,上窄的模样,因此黄台吉指挥大军,将准备好的沙袋填入三丈宽的护城河内。 城头的明军着急,于是只能放弃对付城内的叛军,转而用挡雨棚护好弗朗机火炮,用棉花和干布连续擦了数次后,将装有火药和石弹的子铳放入母铳内,随即点火…… 伴随着“嗤嗤”声,火绳燃烧殆尽,随后爆发“轰”的一声,两斤的细小石弹被打出,城下的建虏也发出了吃痛声。 “扈尔汉!你带白甲巴喇牙去北城门,明军对那里的防守薄弱!” “是!” 黄台吉不慌不乱的下令,而作为五大臣之一的扈尔汉当即统帅一千多名白甲巴喇牙,在黑夜的掩护下,绕道准备从城墙的薄弱处登上。 趁着明军在城内厮杀,他们在东北角找到了一个防守薄弱的地方,随后用钩索勾住女墙,让三十几名白甲巴喇牙脱了蓑衣、甲胄,口衔钢刀,背负弓囊爬上了城头! “先送甲胄上去给他们!” 扈尔汉见有的人想要抢先上城墙,轻声呵斥他们的同时,让人把甲胄先送了上去。 三十几套甲胄送上去后,白甲巴喇牙们分为三队,十几人帮忙拉人上来,十几人帮另外的人穿甲胄。 “哔——建虏登城了!” 黑夜成为了保护色不假,明军夜间的人数少也不假,但这并不代表明军瞎。 白甲巴喇牙登上城墙的人还没有五十人的时候,一角楼的明军就发现了他们,吹响了木哨。 只是下一秒、建虏解开弓囊,抓出弓箭便搭弓射箭。 三支箭矢面突,限于大雨,只有一支箭矢命中,但依旧将他的脸射了个对穿,死的不能再死。 “结阵、等大军上城!” 扈尔汉被人用绳子绑住吊篮拉了上来,并听到了明军的叫嚷。 东城门的明军无力顾暇,但北城门的明军在留守二百人,并通知城中大军后,当即就杀向了他们。 三百明军杀来,而此刻登上城头的已经有七八十号白甲巴喇牙,其中一半的人都着甲。 “杀!” 扈尔汉见到只有这么点明军,眼中放光,当即带着白甲巴喇牙杀向了明军。 论配合,一千白甲巴喇牙也攻不破同等人数的浙兵、川兵军阵。 但论短兵肉搏,即便是浙兵和川兵也不是白甲巴喇牙的对手。 四十余名穿着三重甲的白甲巴喇牙取出铁骨朵,如狼似虎的杀入向了明军。 “是白甲巴喇牙!结阵!” 近距离看到了白甲巴喇牙装备的北城守备心中一悚,大喝的同时,听下了脚步,命全军结阵。 只是这个距离,结阵已经来不及了。 身着重甲的白甲巴喇牙用破甲锥面突,远距离射倒一批明军,随后前军冲锋的白甲巴喇牙挥舞铁骨朵杀入了明军阵内。 可即便这样,磨刀两载的山西兵依旧不退,甚至在短兵的一瞬间,成功压制了这几十名白甲巴喇牙。 然而,白甲巴喇牙的数量不止如此,随着登上城头的白甲巴喇牙不断加入战场,三百明军且战且退。 等快要退到东城门的时候,东城门留守的两百明军也看到了同袍的窘迫,随即抓起金瓜锤、斧钺,杀向了马道上的建虏。 雨越下越大,朦胧了人的双眼,而白甲巴喇牙的箭矢也威力骤减,提前用弓箭的人,弓弦甚至因为大雨失去了张力。 五百明军面对的白甲巴喇牙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上百,到四五百,再到上千。 渐渐地、他们无力支撑,纷纷倒在了城头,猩红的血迹混杂着雨水,从城墙流下,流淌进城中的排水渠,顺着水渠流入太子河。 “刚才用了弓的都给我换弓弦,其他人拉千斤闸,守好大门,明军的援兵很快就会到,派人通知黄台吉贝勒!” 扈尔汉走入了城门楼,他的状态很不好,刚才吃了一记明军的金瓜锤,现在还有些气短。 听到他的命令,士卒们当即转动千斤闸的绞盘,将千斤闸拉起来后放下机关卡住。 同时、吊桥也被放下,城门也被打开,而城中明军也着甲抵达了北城门。 陆陆续续赶来的明军足足有三千人之多,而一千二百余名白甲巴喇牙严阵以待,用明军的火炮和辎重车结为车阵,又利用雨天明军无法使用火器的劣势,使用他们的破甲箭躲在防御工事后,不断收割明军。 只是白甲巴喇牙再强也是人,而山西兵经过两年的好吃好喝和训练,在人数多于他们的同时,胆气也更大于他们。 简易的攻势被如狼似虎的三千山西兵攻陷,白甲巴喇牙退往了城墙之上的马道,试图利用马道的狭窄,让明军无法发挥人数的优势。 “都给我杀!不能辜负了齐王殿下两年来好吃好喝对我们的恩情!” 威宁营的山西参将王宠大喝,一边鼓舞大军士气,一边带头冲杀。 白甲巴喇牙的守势在这样的猛攻下,一时间居然有些守不住的后退了十数步。 明军这样的勇猛,便是连扈尔汉都觉得不可思议。 “两年不见,怎么连山西蛮子都这么骁勇了?!” 扈尔汉心头一沉,总算明白了自家大汗为什么会准备如此多的兵马来攻打辽东了。 明军恢复战力的速度太快了,再给他们几年的时间,恐怕大金真的要被围剿在白山黑水之中。 只是可惜、眼下人多的不是他们…… 扈尔汉脸色突的暗沉下来,而这一刻、正在试图抢夺城门控制权的明军也听到了轰隆的马蹄声。 马道上的王宠更是听得清晰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