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给熊廷弼,告知了黄台吉往抚顺逃窜的迹象。 “左军杨文岳统兵六营,配合贺世贤阻截建虏,先吃掉他们这支兵马!” “命后军戚总兵留守白塔铺,再命右军吴阿衡统军赶赴武靖营。” “传令沈阳,命孙应元部西去章义站,防止老奴渡河走章义入铁岭,最后再向广宁求援,请殿下派满桂统帅铁骑渡辽河,扫荡建虏!” 马背上,熊廷弼冷静下令,他在布置一个天罗地网,试图把努尔哈赤的四万兵马围歼在浑河、辽河、太子河三面的这个平原之上。 这个计划有三个关键点,一个是防止努尔哈赤渡河北逃,一个是洪承畴必须要把威宁营堡夺下,断绝努尔哈赤走山道返回清河堡,最后一个则是把铁岭和抚顺的建虏援兵挡住。 这要这三个关键点完成,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把努尔哈赤所部四万兵马,全歼在辽沈平原之上! 想到这里、熊廷弼的呼吸有些急促,而军中的塘骑也连忙传令各部。 “杨文岳接令!” 杨文岳在接令后,当即统帅六营兵马,自白塔铺向东行军,前往拦截试图“逃回”抚顺的黄台吉部。 吴阿衡领兵四营前往武靖营,而半个时辰后,沈阳方向的孙应元动身,领三卫兵马前往章义站。 整个辽北的明军都在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正中努尔哈赤下怀。 柳条寨北部二十里的北河庄外,此刻、经过四个小时的劫掠,大军已经将物资分别走山道运往了马根单堡、散羊峪堡。 这些山道虽然只有一两丈宽,无法行军,但走这些物资的辎重车还是没问题的。 努尔哈赤召集了除黄台吉外的各部,眼下这里有正黄旗、镶黄旗的六十个牛录、正红旗和镶红旗的三十个牛录,记两万七千马步兵,以及三千汉卒辅兵,合计三万人。 黄台吉那边,因为攻打威宁营堡死伤不少,但还有上万马步兵。 也就是说、金国眼下,大半的壮年男丁都聚集在了辽沈平原上。 之所有只出了这点兵马,一来是需要抚顺和铁岭帮忙吸引明军注意,另一方面是眼下的金军还做不到八万马步兵的程度。 四万马步兵,已经是努尔哈赤的极限,这还是覆灭了宰赛,和科尔沁做交易后才达到的马匹数量。 四万有马的马步兵,机动性可比近三十万大军,却大多步卒的明军机动性高多了。 也就是说、金军指挥得到,完全可以凭借机动性,调动明军去他们预想明军该要去的地方。 “黄台吉调动了明军,现在明军分散开来试图包抄围歼我们,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分兵了。” 雨中,挡雨棚下,努尔哈赤看着桌上的地图,脑中在飞速转动。 “大汗,这次我们俘获了八百余名工匠,还有十多万石粮,两千牛马牲畜,这样的战果似乎已经足够了吧?” 这时、扈尔汉提出了金军该撤了的想法,而扬古利也道: “明军毕竟人多,一旦围剿过来,恐怕我们……” 他没有说的太清楚,但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辽阳、沈阳、广宁三地的明军野战军加守军,早就达到了二十万。 这还是在明军本土作战,如果金军指挥稍有差错,或者被明军的任意一部拖住,那么四万大军都要葬身辽北平原。 不过,他们低估了努尔哈赤的判断,努尔哈赤也没有呵斥他们,更没有解释什么,而是继续下令道: “现在没有辽商给我们发消息了,看来明军已经对辽商下手了。” “也就是说、只能凭借判断来对明军的兵马调动作为预判。” “那熊飞白想要围剿我们,那就必须将我们围困在辽北的平原之上。” “明军的兵马调动,应该会重点布置在浑河南北,还有白塔铺堡东部。” “沈阳有十几万大军,他们的兵力充沛,但还需要防守铁岭和抚顺两地,出动的兵马不会高于十万。” “十万兵马再度分兵,那么这三处应该兵力每处不会超过三万。” “加上熊廷弼本部,那这三处兵力、每处不会超过两万。” “辽阳的明军一直没有动静,这说明他们应该是反攻威宁营堡,截断我们后路去了。” “广宁的骑兵众多,奔袭之下,一昼夜便能抵达黄泥堡,他们将是明军对我们能进行围追堵截的主力。” “我们的辅兵现在押运粮食返回后,便不存在拖后腿步卒了。” 努尔哈赤的分析十分恐怖,他明白熊廷弼和朱由检一直想做的,就是全歼金军,或者重创金军,随后谋求几年的太平。 因此、他们的兵力部署一定会以围困为主,而负责全歼的兵马,必然是广宁的四骑卫和满桂的九千骑兵。 骑兵一到,明军就可以实施围剿了。 “这么看来、必须趁早突围!” “不、干脆返回威宁营堡,那辽阳洪承畴部没和我大金打过硬仗,说不定是软柿子!” “威宁营堡距离这里一百三十里路,那辽阳的洪承畴应该昨晚就动身了,眼下恐怕距离威宁营堡不足百里。” 努尔哈赤的解释,不但没有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反而让诸将各自提出意见,意见不同,差点大吵起来。 这就是连番吃了败仗后,内部分裂的迹象。 努尔哈赤之所以要把这迹象引出来,就是为了再度稳定自己的权威。 “大军动身,走抚顺,告诉黄台吉,和追击的明军僵持住,我马上带大军前往。” “先吃掉这一部明军,让明军自乱阵脚!” 说罢、努尔哈赤抬头看向了天空,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天空之上的乌云变得透亮了一丝。 “必须在大雨前吃掉一部明军,随后带兵马撤退。” 他在心底这么想着、而扈尔汉等人也连忙向黄台吉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