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偿还。” “嗯……” 三人商议了一小会儿,最后科恩试探性问道:“能否降低到二百万两,我们愿意第一年支付五十万两的赔偿,剩下的一百五十万两分为九年支付。” “二百三十万两,五十万两今年赔付,剩余一百八十万,分九年赔偿,每年二十万两。”李旦心不在焉的拿起酒壶抿了一口。 “这……”科恩皱眉,但他也知道,拖得越久,局势就越不利,明军就要价越高。 “好!” 瞬间的思索,当即让科恩怀着沉重的心情点了点头,但是他补充道: “我们希望能从将军阁下手中购买这样的十艘商船,并请同意我们参与贸易。” 话音落下的同时,科恩害怕李旦拒绝,因此连忙解释道: “我们是欧罗巴在南洋地区人数最多,商船规模最大的公司,每年东西方往返的贸易额超过一百万两。” “如果您愿意批准我们购买商船,那我们的规模将持续变大,日后购买的货物也将越来越多。” “现在的欧罗巴急需大量的商品,只要我们的规模扩大,一定能为大明天朝带来充足的金银。” 不得不说、荷兰东印度公司能在南洋地区形成这么大的规模,在选人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不同于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等国家,一股脑的将顶尖人才留在本地,次等送往美洲,第三等送往远东。 荷兰可以说算得上是平均分配,也正因为如此,科恩的能力实际上并不差。 他能在落于下风的时候,还能站在己方和大明两方角度来思考问题,并有胆子提出这种请求,这样的一切让李旦和黄龙都对他刮目相看。 尽管科恩制定了逼迫大明开关贸易的计划,并计划失败。 但从一些角度来说,科恩这个人倒是一个大明能合作的人。 想到这里、黄龙眯了眯眼睛,随后道: “如果我给你三十艘七千料商船,你能增加多少贸易量?” “运送好的货物,可以增加二十万两的贸易量。”科恩连忙回答道,显然做生意已经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一艘七千料商船,三万两银子,你能出多少银子,我们就卖多少。”黄龙眯着眼睛开口,根本不担心科恩带着商船回去拆解后模彷学习。 说白了、商船和军舰不同,用料也不同。 大明新式商船和军舰,都是朱由校和工匠们,针对柚木和其他大明本土木材的特性来制造的船只。 如果没有柚木,那更换其他木头只会增加造船成本,并且船只强度不会有大明新式船只那么强。 这也是朱由校研究出来的防盗手段。 毕竟木质风帆商船和军舰,实际上与西方军舰大相径庭,只要看过船只外形和炮口,以及一些水手的操作方式,就等于盗取了一半的技术。 剩下那一半技术,只需要不断试错,就能研究制造出来。 大明只有保持不断地进取心,才能不被西夷追上。 不过、即便追上也没有用,因为以欧洲眼下的钢铁产量和火炮产量,单独一个国家想要打造出一支甲级舰队都费劲,更别提比拟海军十二卫了。 因此黄龙才会那么的康慨。 与其让欧洲人偷学,倒不如大大方方把船只送过去,让他们知道了造价后,心甘情愿的掏银子来买。 哪怕几年后、十几年后他们模彷成功,但那个时候的大明海军,谁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恐怖模样? 经过这次的南征,黄龙也觉得该淘汰一些六千料和七千料的补给船了,七千料以上才是舰队最需要的。 这些补给船改造成军舰的代价太大,倒是可以坑一把科恩他们。 黄龙的心思,李旦也知道,因此他将黄龙的意思转告了科恩,而科恩在一阵犹豫后,果断竖起了三根拇指。 “暂时需要三十艘,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会再买五十艘。” “当然可以。”黄龙脸上露出笑意,随后与科恩他们饮下了象征和解的酒,并在和平条约中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个条约,被人称为《卡里马塔条约》,又称为《明荷南洋条约》。 带着这份条约,科恩他们下了船,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明军的舰队,并承诺两个月内撤回南亚。 对此、黄龙也不着急,微微颔首表示明年二月初一前往巴达维亚接管西爪哇。 只是等他们彻底离开华山舰的视线后,黄龙才转身对旁边的李旦道: “倒是没有想到,这收复南洋之役,居然只打了吕宋一场硬仗。” 黄龙在感叹,殊不知如果他的兵力和舰队规模提前曝光,恐怕已经被人丢到海里喂鱼的费尔南多会哭着喊着说投降。 西班牙最倒霉的就是没有得知大明海军的实力,然后就挨了一顿胖揍。 看到他这么惨,其他国家才会相继派出使者,而使者在见到了大明海军的规模后,得知了双方实力差距的其他国家总督,也就打消了和大明作对的想法。 欺软怕硬,这是欧罗巴大陆上大部分国家的性格。 指望它们在南洋联合起来对付大明?还不如想着欧洲统一。 更何况他们就是联合起来,凭那总吨位不到七万吨的军舰加武装商船,大明海军用撞角都能撞沉它们。 这种情况下,不投降难不成等着成为下一个费尔南多? 等着本国国民被收监,写信给万里之外的家人交赎金? 要真等着明军打过来,在南洋积攒了十几年的财产都得被打包带走。 倒不如体体面面下台,之后还能和大明继续贸易。 这样的想法,就是科恩及众多总督的想法,而唯一郁闷的,恐怕只有西班牙的殖民地总管了。 “过些天,你去招呼那个大弗朗机国的总管,还是那句话,一口价三百万两银子,分文都不能少,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