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营一万五千多兵马能打得出色。 这点、或许是他从复套之战中看出来的。 曹文诏为人的性格暴躁,没有那么多小心思,这也就代表他很容易受到埋伏和冲动。 作为统帅,冲动的性格是一个缺陷,而作为一个先锋,冲动虽然也是缺陷,但不太可能会害死三军。 “你的意思是,让秦邦屏节制曹文诏?” 朱由检试探性询问,而孙传庭欲言又止,最后只能硬着头皮道: “便是秦都督,恐怕也不能很好的指挥十营……” “……”听到这话,朱由检沉默了。 指挥十营和节制三营是两个概念,节制很正常,只要打的中规中矩就可以了,这点朱由检相信秦邦屏可以。 但指挥十营,就代表要如臂挥使,而这样的才干,也就是统帅之才。 秦邦屏能在这个年纪节制十营已经很不错了,年龄和肉体的衰老阻碍了他学习的能力。 如果他年轻时就有这样的平台,或许他可以达到孙传庭所说的那个统率力。 “如果我留下你呢?”朱由检想看看孙传庭怎么回答,却不想孙传庭回答道: “便是下官,眼下也只有半成能力。” 孙传庭回答的很诚恳,他毕竟仔细算起来,也只亲率三万大军打过两场仗,而且还不是硬仗。 不过他很有自信,只要再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能达到这个境界。 “你不会想让孤在此地领兵吧?”朱由检狐疑的看向了孙传庭,而孙传庭又是欲言又止的模样。 “好了,不用说了,我知道。”看孙传庭的模样,朱由检就知道,他是想说自己也没有那个能力。 但不曾想孙传庭却摇头道:“不是,殿下是有这么能力的,但殿下不能领兵上去。” “高原之地险阻,殿下虽然擅长骑兵作战,但若是出了什么问题,则大明危矣。” “我当你在关心我……”朱由检听到这话,无奈回了一句,随后头疼道: “那你的意思是让谁来打?” “满都督、亨九、孙都督,戚都督、熊经略他们五人都可以。”孙传庭自信满满的开口,朱由检却无语的看了他一眼。 孙传庭这厮居然觉得洪承畴领兵比他强,这是朱由检没有想到的。 “估计这是他的自谦,实际上他是有自信领兵十营打下青藏的。” 朱由检这么想着、随后开口道: “满桂我需要他震慑西北,孙应元要防备建虏,洪承畴需要准备收复安南了,至于戚金也要陪同,熊廷弼那家伙年纪大了,就老老实实在辽东吧。” 说到这里、朱由检看了一眼孙传庭: “高原作战是难得的经验,如果你不嫌弃返回京城待个一年半载,然后就被我派来西宁,那你可以试试……” “下官愿意!”孙传庭作揖行礼,大声的抢答。 他可不愿意放弃这个收复乌斯藏的机会,与这个青史留名的机会相比,来回的奔波算什么? “好……”朱由检见孙传庭敢于担担子,认可般的颔首,随后道: “我会向皇兄上疏,留你在西宁解决完朵甘的事情再返回京城。” “练兵的事情就交给曹文诏了,他练兵还是不错的。” “至于朵甘的事情,我准备将朵甘单独设为行省,将藏民迁往河西,将陕西的汉人迁到青海一带。” 朱由检有自己的打算,首先十几万藏民不会打乱河西的民族比例,其次是增强青海汉人的数量是必须的。 青海没有那么苦寒,少数几个河谷还是很适合生活的。 汉人也可以学着放牧,日后进一步的迁移到乌斯藏地区,将乌斯藏的百姓迁移到西域和云南。 所谓的环境恶劣,也不过是财富不够诱人罢了。 朱由检就不信,他要是开一户一千亩草场的迁移条件,还会有人抗拒迁移? 别的不说、单单云南滇西北高原地区的汉人就有十几万,迁移他们就足够维持大明在青藏的统治了。 更别忘了除了他们,还有其他已经汉化的少民,如木氏这样的纳西族百姓便是。 况且,朱由检也不用他们一辈子呆在高原上面,等拿下了三宣六慰,分封和海外诸藩,到时候大军就可以下高原,百姓在恒河平原生活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背着手返回了书房,而孙传庭则是朝着他的背影作揖致谢。 等朱由检彻底离开后,孙传庭没有自视清高自己文人的身份,而是放下身段,前往会厅和一些懂得汉话的藏族头领开始了对话。 他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了朵甘的局势,了解到了乌斯藏的局势。 这些局势的了解,让孙传庭脑中生出了一个个更好的办法。 他让人把这些消息记下来,随后在宴席结束后,还亲自送这些头领出了守备府,前往驿馆休息。 做完一切,他才返回了自己的房间,开始研究怎么解决青藏的事情。 之后数天,他则是往返与青海与镇海堡之间,而一些靠近西宁的部落头领返回部落后没几天,也都纷纷派来使者,表示愿意内附。 只是半个月的时间,当初来投靠的二十六部中,便已经有十九部前来内附。 而朱由检的心思却不在这上面了,只因为那停下的大雪,又再度开始下了起来…… “陕西、河套还在下雪吗……” 镇海堡守备府书房内,朱由检看着窗外的雪,心里十分不安,而站在他面前的锦衣卫千户也道: “大雪未曾停下,依旧在继续下,许多地方已经耽误了农忙,眼下只有西安府的冬雪融化,百姓没有耽误屯垦。” “也就是说、全陕除了西安府,其他都在下雪?”朱由检表情难看,而锦衣卫千户也只能硬着头皮道: “确实如此……” “……”听到对方的确定,朱由检心里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