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二章 争权攘利(1 / 4)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451 字 2023-02-20

“凭什么恩科只开给顺天!” “难道我等就不是大明的士子了吗?!” “齐王祸国、其罪当诛!” “若是要开恩科,当一视同仁才对!” 十月初一,伴随着新政的实施,率先被攻劾的新政,不出所有人的预料,果然是局限于顺天府的恩科。 由于西城还没有入住多少人,而工部所建院落足足可以容纳十数万人,因此这里毋庸置疑的被选做了恩科考场。 只是这恩科考场之外,无数前来顺天府参加恩科的士子被官吏婉拒,而当这种被婉拒的人开始越来越多后,暴动也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上万士子开始鸣不平,骤然间让京城西城恩科考场变得嘈杂无比。 在局势渐渐无法控制的时候,甲胄声和正步声同时响起,恩科官员和士子们的队伍被强行分开。 “哔哔——” 木哨声刺耳无比,让许多士子捂住了双耳。 他们带着一丝惊恐看向了面前的上直拱卫营兵马,而在拱卫营兵马背后的,是骑在马背上、身着甲胄的孙守法。 面对被上万士子拥堵的街道,他微微皱眉,随后看了一眼旁边的拱卫营参将。 参将心领神会,当即拔出骑铳,上药过后,便对着天穹便扣动了扳机。 “砰——” 铳声让一些士子脸色苍白,不等他们反应过来,街头巷尾出现了大队拱卫营的兵马,强行将他们分开,在街道挤出了一丈宽的道路。 “传万岁口谕!” 孙守法忽的开口,所有靠近他的士子都看向了他,而他也淡然道: “此次恩科与过往恩科不同,但若是有想要参与者,皆可入西城北河巷考场!” 恩科开了?! 听到孙守法话的一些士子愣神,而与此同时、许多拱卫营的士卒也开始了传声。 延绵不绝的传声,让数千士子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而反应过来的人开始向着西城北部的北河巷挤去。 空出来的一丈长道成为了可以快速前往北河巷的捷径,而对此,拱卫营的士卒则是让出了一个个豁口,士子们也争先恐后的向着豁口冲去。 半个时辰过后,闹事的大部分士子都冲向了北河巷,数百院落成为了他们会考的地方。 不过当他们被安排进入考场后,走进考场的他们却愣住了。 只因为这与他们参与过的绝大多数会客考场比,着实太简陋了。 说是考场,实际上就是没有百姓入住的民宅。 他们被监考书吏以十人一组的分组,分别被安置在了民宅内,这一来一去,就耽搁了一个时辰。 好不容易坐上了考场,当会考的纸张发下来后,他们却清一色的懵逼了。 【请问土木建设中,最为稳妥的建设结构是什么?】 【请问水泥道路建设时,正确的步骤和比例是什么?】 【关于“种蛎固基法”,请从以下三点选出正确答案……】 “这是什么东西……” 看着一整张关于土木建设的试卷,身处各地的士子们都懵了。 他们不约而同的抬头看向了会考官,而会考官却目不斜视的平淡道: “此次恩科一共会考土木、数术、民生、经济、策论、政治,每科考时为两个时辰,眼下是第一考、土木……” 什么东西?除了策论外其他的是什么? 听着用同样语言,却说出不同含义的会考官,所有学子纷纷愣住,而会考官却冷漠道: “你们还有一个时辰七刻钟……” 愤怒、无奈、不解…… 种种情绪被时间压过,为了当官,这群被人鼓动的学子只能硬着头皮开始解答了起来。 只是这种硬着头皮的解答,无异于是把一个小学生丢到微积分大赛上,一看三不知。 倒是有一些看过些杂书的士子,对于泉州用生蚝搭建的洛阳桥有些熟悉,因此开始解答“种蛎固基法”,并从这些回答中看出了会考题目都是关于建造方面的问题。 只是能看出来,和能不能答出来是两码事。 大多士子们都在做题的过程中自闭,而相比较他们,身处原定考场的燕山士子们却奋笔疾书,将一个个学过的题目作答。 到了一些土木方面的绘图题目,他们更是掏出木尺,和考场准备的铅笔就开始了绘画。 到了末了,会做题的已经全部做完,而不会做的已经认命。 “铛!” 伴随着考钟的敲响,那些昂首挺胸走进考场的起哄士子都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并且带出来了一个消息。 下午会考数术,也就是算术。 尽管他们不少人都对于自己的算术十分自信,但当下午他们前往考场,看着满页阿拉伯数字和各种关于几何、方程、函数的题目,他们再度产生了自我怀疑。 倒是第二天的民生、经济,他们总算能勉强答上来一些了,而第四天的策论和政治也让他们重拾了一些信心。 不过、当三天六门考完之后,他们其中不少人也算明白了。 实际上这场恩科就是为燕山学子专门准备的升迁途径,至于他们不过是被人忽悠来起哄的。 分析到这里的不少士子都开始回忆到底是谁怂恿他们前来考场的,但由于士子们之间的交情繁杂,一时间也没有几个人能回想起来。 无奈、上万学子休息了一夜,其中不少人对自己能否上榜已经不抱希望,直接选择了打包回家。 这样的行为,就好像流感一样,不断地传染四周的人。 到了考试结束的第五天,在恩科公布上榜名单时,上万学子只剩下了百来十个人围观。 然而他们的围观并没有引发什么奇迹,百来十人没有一人上榜,而这样的答案则是让幕后的人气急败坏…… “这群人都是废物吗?!上万人连一个上榜的人都没有?!” 京城东江米巷的一个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