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晚明科学家王徽(2 / 4)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182 字 2023-02-20

用十斤炮、二十斤炮来实验,十斤炮的射程达到了三里,重量降低了两成,二十斤炮则是达到了三里半,重量同样降低两成。” 毕懋康是主军工的,军工取得这样的成绩,他自然十分高兴,因此才会汇报工作。 别看这只是让每门炮减少了几百斤重量,但要知道这几百斤重量的消失,会让明军的运输压力大大降低。 更何况,铸钢炮的耐受力也比铸铁炮强,因此可以承受新式的火药,射程自然有所提升。 尽管这不过是一二百步的提升,但一二百步足够让敌军多付出更多的伤亡。 “装备可以迭代了,或许将老旧装备卖给诸藩是个不错的交易……不过还需要等等。” 当听到军工科取得的成就,朱由检下意识的想到了这个,然后又摇了摇头。 在眼下的基础上,大明可以直接将坩埚钢添加一定的锰,得到强度和综合性更好的锰钢。 一旦有了锰钢,那么使用它来作为拉刀、拉动坩埚钢步枪膛线就简单多了。 眼下蒸汽机有了,再有锰钢,或者进一步寻找钨矿,获得钨钢,哪怕大明的钨钢产量会很低,但如果用于拉刀也液压的话,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都能取得许多进步。 想到这里,朱由检没有直接安排,而是对毕自严询问道: “民科得到了什么突破吗?” “民科的动力织布机,纺织机已经研制出了,靠着它们,只需要一个熟练的纺织工,就能监督并使用它纺织出以往水力织布机三倍的纺织产量!” 毕懋康激动的说着,而朱由检只是一瞬间的高兴,表情就难看了起来。 蒸汽动力的纺织机和织布机自然好,能更释放更多的劳动力。 可问题是,眼下的大明还没有做好释放大量劳动力的准备。 如果贸然使用动力织布机,那固然可以让御马监制造更多棉布,但一个新的问题也来了。 眼下御马监南场近二十万纺织工人怎么办? 眼下纺织工人们所用的水力织布机,一天可以织布一匹,每年都有七千万匹的产量。 南场的曹化淳给朱由检写过一份手书,就是专门讲述南场织布产量和售出,以及市场问题的内容。 首先市场需求来说,纺织场主要是直接供应南场,再由南场供应天下皇店,而大明百姓保守估计是在一亿五千万人左右,一匹织布完整的用来制作一套衣服是可以制作三套。 也就是说,哪怕大明百姓人均每年购买三套衣服,也不过能消耗一亿五千万匹布罢了。 南场的布匹,实际上有九成都在国内销售,只有一成是运往旧港,销售给奥斯曼、波斯、欧洲各国商人。 在眼下人力已经充足的时候,产能是过去织布机三倍效率的动力纺织机出现,会引起什么? 哪怕皇店垄断了整个大明的布匹生意,也依旧需要裁撤三分之一的纺织工,并且会让大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发生转变。 本来水力纺织机的效率就是其他大明百姓通用纺织机的五倍,一旦推广动力纺织机,那么失业的纺织工,或许会有上百万人。 因为市面上的布匹够多了,三百文的一匹布已经足够便宜,如果皇店为了留住纺织工而降价,那就是逼着所有人跟着降价。 百姓是获利了,但这百万纺织工和各大纺织厂也会见长期的持久战中被消耗,最后退场。 那时候,朱由检必须想出一个让百万纺织工有去处的办法,不然他要面对的,就是后世英国工业革命时,纺织工人打砸纺织场的局面。 这就是大体量王朝的弊端,也是它的优点。 正如后世为什么不推行大农场经济,以及智能化工程。 这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这么做。 一旦推广,那大量低学历的工人只能回到家乡,面对自己的几分地。 “还是得尽快的开拓市场……” 朱由检想了想,大明和后世对比后,大明实际上有两个优点。 第一是没有那么道德化的世界规则,眼下这个时代,不管哪个国家都在殖民,并且还在暴力的对付原住民。 他们之所以这么暴力对付原住民,是因为自身没有体量吃下原住民,也没有足够的生产力来消化这个庞大市场。 但问题来了,大明不一样啊! 大明的人口占据了这个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根本不怕没有体量来吃下原住民,而这增加的生产力,也并不会成为大明的累赘。 一个天竺,近一亿人的市场等着大明的纺织业,哪怕他们一年才换一套衣服,那也是三千多万布匹市场。 拿下天竺,再加上大明宗藩体系,最后把东吁也拿下,那么大明的直接市场就是一点五亿人,间接市场就是南亚加暹罗、朝鲜、日本等国近一点四亿人。 近三亿人的纺织市场,全部拿下后,每年的布匹市场将会在两亿到三亿之间,而每匹布的利润会高达二百文。 也就是说,仅仅布匹这一项,大明净收入两千万两银子是不成问题的。 对于大明来说,人口就是市场。 不过这并不是说,大明为了赚钱,就要好吃好喝的照顾天竺和南洋土人。 要是好吃好喝的照顾他们,那大明的矿山谁去挖?道路谁来建设? 更别提,如果不分男女老弱的都好好照顾,那大明根本就无法占据主体民族的地位。 因此,战争牵连的成年男人,必须要前往劳改,在十年的劳改后才刑满放回。 至于他们的老婆孩子,大明一定会给她们轻松的工作,来照顾她们活下去。 不仅如此,朱由检还会让他们来往书信,这些囚犯得知老婆孩子过的很好后,也会获得希望,老老实实的,不会傻乎乎的跟着人暴动。 这手段,是朱由检在大明这么多年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