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弄到后来,传授知识的汉人移民也不好意思,只能跟着蒙古人一起给朱由检、朱由校两兄弟祈福。 这样的局面,诡异而和睦,放在十年前,恐怕双方还在互相拼刀子。 “驾!驾……” 泰宁三府的蒙汉百姓生活和睦,然而他们的岁月静好,却是建立在明军巡边严格的背景下。 当近两千骑兵从各个方向不断涌入燕山,只是两三天的时间,他们便纷纷抵达了燕山县,并且在燕山县外修筑军营,一副准备长住的模样。 “殿下!殿下!” 甲胃声在大定宫响起,留着一脸络腮胡的孙守法一边小跑一边东张西望,嘴里喊着“殿下”。 他从大定宫门口,一直喊到了长春宫,最后跑进了殿里,在见到四年未见的朱由检时,他激动的直接跪下稽首,行了一个大礼。 “殿下!俺终于又见到您了!” “起来吧,你好歹也是一省总兵,注意一些……” 正在批阅奏疏的朱由检看着孙守法那几年不变的性格和模样,心里无奈的同时又有一些庆幸和窃喜。 经过齐王党反水,燕山派迅速堕落,锦衣卫和御马监贪污受贿的各种事情后,他对于身边四周的人都充满了质疑。 这种时候见到了孙守法这些人,他心里自然高兴。 “俺就没想外放当一个总兵,是殿下您强留我的。” 孙守法都囔着站了起来,同时揉了揉肚子,显然路上没吃东西,有些饿了。 “你距离最远,来得最晚,曹勐和官抚民,还有贺世贤、孙应元他们都来了,一个时辰前我们刚用了午膳。” 朱由检解释着,但末了却不忘对站在角落的王承恩说道: “给这厮弄些膳食,别等他回了泰宁府,说我亏待了他。” “是……”王承恩带着笑意应下,而孙守法则是自己搬了张椅子,坐在距离朱由检十步外,穿着甲胃说道: “殿下,这次您要打建虏了吧?” “嗯……”朱由检一边处理奏疏,一边回应孙守法,同时说道: “等你吃了东西,我带你们去暖阁向万岁请安,然后再说打建虏的事情……” “末将领命”孙守法装模作样的抱拳,朱由检摇了摇头,只能暗叹这厮还是那么浑。 他这边处理奏疏,王承恩很快让人带着膳食来到殿上,特意给孙守法搬了一张桌子。 长春宫的膳食很简单,无非就是三个素菜搭配两盘肉一碗汤和一碗米饭罢了。 “宫里的膳食不行,你将就将就吧。” 朱由检看了一眼传膳,基本和他中午吃的一样,因此开口让孙守法别嫌弃。 “嘿嘿……不是宫里的不行,是殿下节俭惯了。”孙守法笑了笑,语出惊人,让传菜的宫女太监都心里一紧。 倒是朱由检和王承恩笑着摇头,没说什么。 孙守法经常让人给朱由检写请安的军报,勤快的时候三天一份,繁忙的时候也能保持十天一份。 他虽然在泰宁府驻守,但吃的东西却不差。 泰宁府虽说是府,但经过四年多的迁移,当地不过只有三个县,十五个镇堡和百来个村堡,不足十万汉人百姓,五万蒙古牧民。 比之它,朵颜府的百姓要多些,蒙汉人口近六十万人。 不过十万人,加上东林剩下那批能干事情的人被朱由检丢了过去,民生自然不用孙守法担心,他每日就负责管好自己手里的三卫兵马。 三卫兵马也没有什么事情,因此几乎时不时就会约着官抚民、曹勐等人前往哈剌温山狩猎。 今日吃熊,明日食虎,山珍野味尽入其腹。 说起来、朱由检在吃的上面,倒真的不如他。 “在关外四年了,和我说说泰宁府眼下的情况如何。” 朱由检整理了一本本奏疏,对着动快的孙守法询问,而他也边吃边说道: “泰宁府不错,牧民活得滋润,百姓也活得滋润……” “末将来的时候特意去问了一下范景文,按照他的话,泰宁府眼下有耕地五十七万余亩,每户百姓都有两三头耕牛。” “今岁泰宁府就要缴田赋了,他让我转奏殿下您,说泰宁府今年可以缴纳田赋十五万石,税银一千六百余两,牧税牛羊马匹两万不到。” “十五万石?泰宁府的亩产很低吗?”朱由检听到这话有些惊讶。 “亩产不高……”孙守法一边吃饭一边说道: “今岁泰宁府百姓耕种的田地,高者不过亩产一石,低者不过八斗,大部分百姓都是九斗麦。” “用了化肥了?”朱由检皱眉,而孙守法点了点头: “用了、如果不用的话,连七斗都不一定有。” “……”听到这话朱由检略微沉默,七斗麦子去了麦壳后也就五斗半的模样,大约八十斤左右。 亩产八十斤麦子,如果不能搞中农经济,那泰宁府的百姓一旦离了大明,连自己自足都做不到,而朱由检要的是东北未来反哺关内。 按照朱由检的计划,大明得全力推广关外农耕,用拖拉机来开垦耕地,在二十年内将关外耕地数量发展到两亿亩,将关外人口提升到两千万。 算下来,这差不多是每年新增一千万亩耕地,使用拖拉机的情况下,这个速度并不算快。 当然、前提是大明得提供足够的拖拉机给关外百姓,形成村集体来开垦。 按照亩产五斗半纯粮食来说,养活一个成人最少需要六亩地。 也就是在化肥不够,内地不向泰宁、朵颜输血的情况下,当地的七十几万百姓,最少需要五百万亩耕地,才能保障他们的主粮不会断。 按照拖拉机大概五天开垦一亩荒地来说,一台拖拉机除了农忙的那半个月,以及长达五个月的冬期,剩下的时间是六个半月,两百天不到,能开垦四十亩地。 当然,这是无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