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兄弟之争(1 / 4)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260 字 2023-02-20

“按照我说,这次上直十六卫全出,调上直拱卫营换防。” “没错,凭我们上直就足够犁庭扫穴了!” “放屁!活都给你们上直干了,那我们东军都督府干嘛?给你们上直擦腚啊!” “贺疯子!你们东军都督府不是刚从瀛洲打完回来嘛?我们上直可是四年没活动筋骨了。” “打倭寇那也算打仗?再说了,我们就去了二十个营,还有二十个营的兄弟还什么都没干呢!”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 孟夏宫中,在吵闹声里,朱由检有些头疼的看着这场闹剧,反倒是坐在他旁边的朱由校十分乐呵。 “哥哥,差不多点到为止了……” 望着朱由校乐呵的模样,朱由检偏过头去提醒了一下。 本来按照他的意思,请安完之后,他就直接下达军令便是,结果朱由校说让诸将讨论讨论,然后就成了这副模样。 大圆桌四周,贺世贤、孙守法、曹勐三人吵得不亦乐乎,一众参将面面相觑。 孙应元碍于都督的身份没有下场,官抚民则是因为后调的身份闭口不谈,而朱由检头疼,朱由校乐呵。 当然、在这局面里,还有一个尤为尴尬的人。 “行了,弟弟你说吧。”朱由校满足了自己的恶趣味,便摆了摆手示意让朱由检开口。 朱由检见状松了一口气,然后才看向诸将开口道: “我……” “行了!” 他一开口,正在争吵的贺世贤三人立马闭上了嘴,而十余名参将也松了一口气,纷纷安静的聆听了起来。 朱由检见所有人都安静了,这才说道: “上直四骑卫今年调往泰宁府,明年开春之后其余十二卫依次调往,我亲自统辖。” “关内的上直拱卫营,各省抽调一营前往多伦、开平、阿伦三城驻防,防备虎蹲兔。” “东军都督府这边,十五营赶紧补员恢复战力,同时调三营前往镜城归尤世功统辖。” “辽东四十五营,眼下有七营在瀛洲,只有三十八营在辽东。” “那就留守八营兵马,剩下的三十营兵马里,尤世功的镜城六营跨过鸭绿江,走莫温河卫压缩建虏活动空间。” “孙应元你带十营兵马走建州攻打辉发城,熊廷弼和贺世贤带十四营兵马从亦东河城进攻亦迷河城,攻打乌拉城(兴京)。” “我等领命……”诸将闻言,纷纷作揖接下军令。 倒是这时,朱由校好奇询问道:“弟弟要一战剿灭建虏,这点吾知晓,但北上是否要打?” “万岁、殿下!末将建议打!”贺世贤连忙开口。 “万岁、殿下,这次我们要打到古里河卫(外兴安岭以北)!”孙守法也不甘示弱。 “万岁,这次殿下阔别六年再度亲征,要末将说,我们不仅得收拾建虏,还得把虎蹲兔和北虏都收拾了!”曹勐说的更夸张了。 “打到斡难河畔!”孙守法跟着叫嚣。 “斡难河畔算什么?殿下亲征,这次我们要打到狼居胥山!”贺世贤继续跟上。 “打到忽兰忽失温,扫荡犁庭!”曹勐叫的更厉害了。 这三人起着哄,官抚民在旁边听得直咽口水,孙应元不停点头,而朱由校依旧乐呵呵的看着这场面。 倒是在这种局面,坐在朱由检一旁的那尴尬之人不停咽着口水,额头冒汗。 三人的怂恿,让朱由检也有些心动。 若是能一口气把漠北和东北肃清,那倒是省了不少事情。 “毕自严,你怎么看?” 朱由检将目光放到了旁边被他从京城叫来的户部尚书毕自严身上,而毕自严则是欲言又止。 过了片刻,毕自严才露出一脸无奈,作揖道: “殿下……” “没钱啊……” 说出了心里的想法,毕自严这才交代道: “年初平武地龙翻身,受灾百姓三万……” “三月广西龙挂,四月凤阳大雨水,合计受灾百姓四十余万……” “山东、河西、云南、贵州、湖广的常平仓粮皆已调往赈灾,如今国朝仅有米麦六百万石。”毕自严苦着脸道: “适才,殿下又恢复了辽东屯垦的放粮政策,而辽东仅有常平仓米麦三百万石,浙江、福建、江西三百万。” “这江南的三百万石粮食调往北方,损耗半成且不说,便是调了过去,也仅仅能回收三十万亩田地罢了。” “若是有数十万百姓前往关外,即便没有发生挤兑的事情,辽东也许放粮数百万石。” “这六百万石米麦,也就勉强足够维持关外屯垦的旧政罢了,户部又何曾有多余的钱粮来支持大战呢……” 毕自严在陈述实情,而朱由校皱眉,不管朱由检,便率先质问道: “盛夏已过,关内的赋税没有增长?再说旧港和交趾、瀛洲的赋税呢?” “这……关内的赋税已经涨无可涨了。”毕自严先是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紧接着又解释道: “山西、陕西、以及各省受灾的府县,这些地方加起来一共蠲免了九千六百余万亩田地的赋税。” “关内本就只有七亿七千余万亩耕地,免除这九千六百万亩耕地的田赋后,关内两京十五省便只有三千七百万石米麦田赋了。” “辽东以及直辖四府,海外三省的耕地在一亿亩左右,上交田赋二千三百万石,合计六千五百万石,确实增无可增了。” 毕自严诉完苦,本想再说什么,但朱由校却皱眉道: “国朝耕地三十赋一,但军屯田和海外皆收取三成田赋。” “按照这么算,除去山陕和各地的军屯田,军屯田及海外应该有一亿四千余万亩田地的田赋要征收,即便每亩一石亩产,也能收上四千万田赋。” “你刚才口中的田亩数,去了这一亿四千万,剩下的田亩按照三十赋一来算,最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