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风潮(3)(1 / 2)

太极宫。

“这个楚凌,做事真够随心所欲的。”

皇甫铉穿着一身明黄长袍,倚着凭几,御览着所持奏疏,似笑非笑道:“按理说国教院对外招生已经结束,也招收了一批学子,该召集所辖大儒名士,在开设的诸馆开课授业。

毕竟国教院之名虽高,不过质疑却高过正面,且跟国子监与七大书院相比,底蕴终究是差上不少。

明岁会召开常制会试,这对于国教院而言是次机会,如若有一批学子可以题名,顺利参加殿试,也算是堵住悠悠众口了。

可偏偏楚凌却不急不躁,齐栾川他们虽说心急吧,却也被楚凌所讲说服,国教院现在是除了开课授业不做,其他什么都做。”

讲到这里时,皇甫铉看向了一旁的萧云海。

“陛下,臣倒是颇为看好楚凌,看好国教院。”

萧云海露出笑意,微微低首道:“臣最初知晓这些时,心里多少也有些不理解,可细细琢磨下来,却发现另有乾坤啊。”

“怎么个另有乾坤了?”

皇甫铉笑笑,随手将奏疏丢到一旁。

“从我朝问鼎天下以来,对于读书人就格外优待。”萧云海撩了撩袍袖,迎着皇甫铉的注视,神情正色道:“恰恰也是这般,使得我朝文脉昌盛,令天下贤才聚于国朝,使得国朝能一步步有今日之强盛。”

皇甫铉点点头表示认可。

风朝有今日之强盛,今日之疆域,绝非是最初立国时便有的,这是通过历任天子的统御和开拓,聚历代文武之才勇,经百余载的时间沉淀,一步一个脚印,一步步达成这一目标的。

“然不可否认的一点。”

萧云海却话锋一转,语气严肃道:“尽管国朝依旧强盛,但一些隐患和弊政,却已经开始矛头了。

而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特权!

如若在今朝不能将此问题解决,那对国祚而言绝非好事,这点陛下看的比谁都透彻,也了解最为清楚。”

皇甫铉神情变了。

变得严肃。

变得凝重。

作为风朝的至尊,皇甫铉是孤独的,在这条权力之路上,他注定是孤家寡人,很多事情他看的很透彻。

然而坐在这个位置上,是掌握着至高权柄,掌生杀大权于一身,不过这绝不代表皇甫铉对待任何事情,都可以随心所欲。

他要考虑影响。

他要考虑稳定。

他要考虑秩序。

他要考虑一切。

毕竟在风朝对外扩张的背后,也代表着一批群体的利益,紧密的跟国朝命脉连接在一起,如若什么都不考虑的乱做乱杀,即便是除掉了一批人,恐风朝的统治根基也将蒙受损失,这是皇甫铉绝不愿看到的。

权力场上的斗争也好,博弈也罢,是有一套游戏规则的,这是谁都要遵守的,倘若人人都不遵守,那何来安稳一说呢?

“楚凌从一开始就在国教院隔绝外在因素,明确一些大的范畴和底线,至于剩下的就靠他们去摸索,去算计,去遵循,去适应,这给臣似曾相识之感。”

萧云海继续道:“眼下国教院的人还少,可要是多了呢?就这套教育理念,是否能继续运转下去?

如果真能运转下去,那么有哪些地方是国朝能够借鉴的?出现的哪些问题是国朝可以避免的?”

“你想说新法有纰漏?”

皇甫铉想到什么,皱眉看向萧云海,这一刻,皇甫铉的心情无人能猜到。

“臣说不好。”

萧云海作揖一拜道:“如若没有遇到楚凌,没有与他接触,没有听过他所讲,臣对新法是有十足信心的。

然…此刻臣却有些彷徨了。

不是臣对变法没有信心,而是在既定新法之前,可能有一条更好的路,或许能将陛下所想诸事一次性全解决,可这都需要时间。”

作为皇甫铉最信赖和倚重的才俊,萧云海在皇甫铉面前,向来是有什么想法,就将其讲出来。

信任不是一日形成的。

皇甫铉能相信萧云海,必然是经过层层试探和考察,而萧云海最终通过了考验。

“不聊这些了。”

皇甫铉沉默了很久,撩了撩袍袖,对萧云海说道:“向北庭输送的首批甲骑具装,眼下准备的怎样了?

朕的北庭战神连上数道奏疏,详细言明北庭的情况,伐胡一战,远比预想的要复杂很多。

你应该清楚,此战对朕,对国朝,代表着怎样特殊的含义,北疆诸胡,无论如何都必须灭掉!”

“后日便可启程。”

萧云海当即道:“且第二批在加紧赶制中,宣德郎说的没错,那些工匠和学徒熟悉流程后,锻造效率提高不少。

按当前这种趋势来看,在既定的时间内,除向北庭输送的甲骑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