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曹韦只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桉,但对此,潘惟则已经很满意了,起码有了个交待不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潘惟则和曹韦一样,亦是看不上剥削大头兵那点收益。 没必要! 凭着祖上余荫,潘家足以过上最上等的生活。 如果大宋有财富排行榜,潘氏肯定是前百的存在,以潘氏之财,纵使后代子弟不争气,管个三五代人,多半是不成问题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资本,潘氏才能卓尔不群,不与那些喝兵血的将门,同流合污。 这边,潘惟则前脚刚踏出曹府,后脚就被请到了京中最大,也是最豪奢的勾栏。 听着小曲,喝着酒,潘惟则悠然自得的将消息告诉了其他人。 王氏、李氏、高氏等家族,赫然在列。 洛阳王氏、上党李氏、亳州高氏都是宋初赫赫有名的将门家族,他们急着邀约潘惟则,倒不是害怕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而是迫切的想要知道宫内的消息。 倘若官家继续抑制武臣,那他们便接着奏乐接着舞。 毕竟,他们都被搞怕了。 与其担惊受怕,不若主动躺平。 然而,官家若是有起兵之意,他们自然要提前筹备未来的计划。 人又不是韭菜,割了一茬又生出一茬。 培养一个合格的将门子弟是需要时间的,早一天确定消息,就能早一天改正家风。 这趟班车,谁都想上。 他们都是将门子弟,唯有打仗才能加官进爵,才能恩荫子孙。 在座的几人当中,他们的父辈、祖辈,虽然都是宋初的名将,但不是每一个家族都能像真定曹氏那样,每代皆有麒麟儿。 就拿亳州高氏来说,除了太宗、真宗朝时担任三衙大帅的高琼,后辈几乎没有什么出彩的人物。 不过,若是往后推个几十年,高家倒是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英宗的妻子,宣仁皇后高滔滔便是出身亳州高氏。 其实,高氏完全可以直接上门问曹韦的,因为亳州高氏和真定曹氏是姻亲。 高琼的后裔高遵甫取得是曹彬的孙女,也就是曹玘的女儿。 日后,高滔滔能够成为英宗皇后,也是得益于这段联姻。 曹皇后亦是曹玘之女,按照血缘关系,高滔滔是曹皇后的外甥女。 …… …… …… 丁府。 夜幕降临,后院的书房内灯火通明,丁谓正伏桉写着什么,只见他时而凝眉,时而停笔,时而沉思。 最近的他很忙,非常忙的那种忙。 裁军是头等大事,这是官家亲自交待给他的,他务必要办好。 不然的话,他屁股底下的位子怕是坐不稳。 但是,兴学一事,丁谓也想掺和一手。 悠悠之口是指谁? 不是指天下的老百姓,指的是读书人! 话语权,掌握在读书人的手中。 毫不夸张的说,谁能把兴学之事办好,几乎等于披上了一层不败金身。 名留青史的那种!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丁谓很清楚他的名声并不好。 倘若能把兴学的功劳,揽在自家头上,届时舆论定然会倒转,天底下的读书人,都会承他的情。 当然,论功劳他只能排第二! 第一,永远是官家的。 且不说兴学是不是官家提的,哪怕不是,功劳最大也是官家。 为官之道和后世的职场是相通的,有了功劳肯定是领导先领,若是犯了错,锅定然是下属接着。 夜,愈发的深沉。 伏桉许久,丁谓伸了个懒腰,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亥时了? 目光瞥到一旁的漏刻,丁谓勐然一惊。 不知不觉,他已经写了一个时辰的札子。 不写了! 丁谓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慢慢的走动了几个来回。 不多时,他又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政务。 算算日子,距离官家御垂拱殿,越来越近了。 其实,早在那日廷议时,丁谓心中就有一个念头。 官家亲御垂拱殿,是不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天禧年间,先帝一直断断续续的病着,太后由此慢慢的掌握了朝政大权。 先帝龙驭上宾之后,根据遗诏,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