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投往李宅的名刺更多了,但李用和这个人有一点比较好,他有自知之明。 他和杨景宗完全是两类人。 即便日后李兰惠获封太后,历史上仁宗对他的封赏亦是冠绝一时,李用和本人仍旧很是低调。 所以,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名刺,他一个都没有理会。 其实,除了本人性格原因,他不理会还有另外一层因素,他怕给姐姐带来麻烦。 在有心人的运作下,李宅发生的事也传入了宝慈殿。 自晋封李兰惠的诏书发布起,所有知道内情的大臣们都迫切的想要知道太后的真正意图。 此时将消息传入禁中,何尝不是一种试探? 然而,这些人的算盘注定要落空了。 当刘娥得知李宅发生的事,只是一笑了之。 经历了‘长达’三天的冷战,刘娥和李杰的关系已然有所缓和。 事实上,三天的冷战本来便是没有必要的,自刘娥发下那份诏书开始,这件事就算是翻篇了。 之所以有这个冷战期,完全是为了找个台阶下。 宝慈殿。 “大娘娘,我欲近期遣曹将军管勾陕西路都军事,此事还需大娘娘点头方可。” 尽管李杰早就和刘娥讨论过经略西北之策,但眼下这个节骨眼,作出决定之前,最好还是和刘娥商量一下。 “六哥之前不是说曹将军不愿吗?” 刘娥意外道:“怎地,近日又愿意了?” “嗯。” 李杰微微点头:“不过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毕竟,禁盐之策若是再起,西北边地多半会再次动荡,有曹韦这等老将在,朝廷也能安心一些。” “禁盐,真的非行不可?” 即使之前商议过,刘娥仍旧不免有些担忧。 “兵事凶险,万一西北之地糜烂……” 说到这里,刘娥语气一顿,然后便没有继续往下说,不过哪怕她没说完,李杰也明白她话中的意思。 她的原话应是,万一西北之地糜烂,你我母子二人可就成了‘罪人’了。 毕竟,西北地区好不容易和平了十几年。 “大娘娘且宽心,以边军之力,横击党项,胜负或是五五之数,但若论防止,胜率应有七八成。” 三都谷大捷距今不过十来年,这一战,不止是打怕了吐蕃人,让宋和吐蕃的关系迎来了转折。 同时,也震慑了党项人。 三都谷之战,可不是守城战,而是实打实的野战,并且吐蕃人的战力也不输党项多少。 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战几乎奠定了西北的战局。 未来的三司使张方平对于这一战的评价是这样的,三都振旅,羌以破坏,故迄今三十年慑不敢动。 正是见识了宋人的英勇,唃厮啰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宋廷示好。 这大腿粗,得抱好! 也正是因为这一战,李杰才敢启用禁盐之策。 若是没有底气,他岂会轻启战端? “那便如此吧。” 眼见李杰一副自信不已的样子,刘娥微微颔首。 得到了刘娥的认可,这份任命很快就传到了中书。 …… …… …… 政事堂。 都大管勾陕西路兵马事? 看到这个新鲜出炉的差遣,丁谓先是一愣,仔细端详了好一会才明白了官家的用意。 至于,这个差遣名的问题,经过先帝的‘历练’,他已经习惯了。 赵宋天子,大多都有临时设置差遣的习惯。 这份差遣一看就知道,必然是临时设置的职位。 本来,身为文臣的一员,丁谓应该携手其他文官,一起打压武臣的。 但对于此事,丁谓却不想管。 其实,也不是不想管,而是管不过来,也不能管。 既然什么都做不了,不如直接摆烂。 官家想怎样,那边怎样,反正这江山是赵宋的江山,又不是他丁某人的。 只要自己不受影响,大宋再烂,那又能如何? 倒是王曾,他看到这份敕命,心中不免生出了几分担忧。 让曹韦去镇守陕西路,这摆明了是在防备党项人。 以结果推导缘由,官家是铁了心要重启禁盐之意。 ‘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