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孟氏自尽(1 / 4)

几个婆子在门外等着孟小娘收拾,她们不敢说道议论,夫人吩咐过下头人嘴要严实。

但这在燕国公府算得上丑事,眼看三公子要定亲,结果生母却要被送去裕安,以后分隔两地,这辈子恐难再见上一面。

搁谁谁受得了,而且,这都要走了,三公子也不来送送。

看着也没什么情分。

孟氏的三个孩子,三姑娘早就嫁人了,六姑娘在许小娘身边,三个孩子,搁别人这辈子都稳妥了,可她最后什么都没捞到。

不过转念一想,去裕安也不错,那是夫人娘家祖上之地,有好吃好喝地供着,这一辈子不也就那样吗?不比她们这些下人日子好多了。

人还是得看开点。

等了两刻钟多,屋里没人出来,里面也没有动静。孙婆子心突然紧了一瞬,她想去催一催,可怎么叫喊里面都没人应声,推门发现门闩从里面插上了。

这回孙婆子彻底慌了,喊人过来,几人合力才把门给踹开,却见孟小娘吊在房梁上。

她穿着五年前来庄子的那身衣裳,头上一只素银钗子。在这儿的几年,三姑娘来过两次,三公子来过三次,送过银钱料子,比这体面的也有,但她没穿。

孙婆子大喊着救人,可这都过去两刻钟了,孟小娘早就没了气息。

一个人若想死,拦都拦不住。

孙婆子活这么大岁数,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事儿。若是在别的府上,处死个下人或者哪个妾室犯了事,私下弄死,都是常事。

就像安王府,一个侧妃都能悄无声息地没了,有谁知道,可在燕国公府,哪怕犯了事儿,夫人也只是给发落到庄子上。

她觉得有些瘆得慌,可一想自己没做过亏心事儿,人又不是她害死的,她怕什么?只压了压心神,把庄子里的人仔细敲打了一遍,把人放着,匆匆回燕国公府复命去了。

燕明泽一早去了书院,沈氏也是怕夜长梦多,所以才让府里的婆子赶紧去庄子。

但沈氏没想到,孟小娘会自尽,听到这消息时精神都有些恍惚。

都说死者为大,在沈氏这儿也是这个道理,人都死了,从前的事儿再计较也没用了。

“这事你们都给我憋在心里,若我在外面听见一个字,你们自己想想后果。”沈氏又道,“你办事儿还算牢靠,等过午之后,你去书院给三公子传个话,就说……我身体不适,让他回来。”

孟小娘是入不了祖坟的,最多在庄子里找一块地葬,燕明泽是她的儿子,总不能最后一眼都不去看。

“你再去淳安侯府传个话,三姑娘想来便来,不想来就不来。”沈氏觉得,还是得知会一声,其余人就不必告诉了。

只不过沈氏不知道,孟小娘就这样自尽了,究竟是为了让她儿子无后顾之忧,还是说心死如灰,觉得再活下去没什么意思。

但人都死了,谁都不知道孟氏临死前想了什么。

至于燕明泽会不会后悔,

沈氏也不清楚。

这些事儿,沈氏不许下往外传,更不许在私下议论,她对燕明荞说的是,孟小娘已经去了裕安。

女儿还小,这种事还是不听为妙,就当孟氏去了裕安吧。

要问她会不会觉得是因为要去裕安才导致孟小娘自尽的,沈氏可不会这么想。

孟氏有一个好儿子,为了儿子,做什么都心甘情愿,情愿把女儿卖了,情愿在庄子待五年,如今想不开自尽,这还能怪到别人身上去。

燕明荞知道孟小娘已经去了裕安,还安心了些,尽管不在盛京,但去那之后不缺吃少穿,也算养老了。

*

下午,燕明泽从书院回来了,得知消息之后,愣了好一会儿。

然后就动身去了庄子,处理孟小娘的丧事。

孟小娘这一生为燕国公生下了三个儿女,死后却入不了族谱,也进不了燕家祖坟。

燕明泽到庄子的时候,已是傍晚了,天边红云成片,微风荡漾,一切如常。

他见到了燕明月。

燕明月眼眶发红,梳着妇人发髻,比之未出阁时,模样有些许变化,更像一个成熟的妇人了。

燕明月的胳膊上绑了一条白布,身边跟着一个婆子,婆子手里提着一篮子,篮底有些纸屑。

她看着燕明泽看了好半响,两人已有五年未见,如今再见,难免有物是人非之感。

燕明泽深深吸了一口气,朝着燕明月走过去,道:“姐姐。”

事到如今,小娘没了,真正的亲人也就他们姐弟几个,何必把以往的仇怨还记在心里,抓着不放呢。

燕明月道:“这声姐姐我可担不起,如今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