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当时的七次核爆中灰飞烟灭了。 莫斯科城和附近的八十万军队,是勉强组织起来的第二波抵抗力量,马上又有点不明不白的投降了。 经过两次调派和征兵,莫斯科城和周围的区域,短时间内不会有大规模的正规军了。 露西亚内陆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城市,就算是不愿意投降,也都相对容易攻占。 除非是莫斯科这种超大城市,杨遇春根本就不用考虑战略打击。 大明军队前进速度放缓的真正的原因,是大明这次泰西战争行动的战略本来就不要求速战速决。 而是追求对当地的彻底征服和全面治理,追求征服的同时就在当地重建统治秩序。 前期打得快,主要是占领区小,占领区的人也少,整体的包袱小,后勤供应速度还快,战略执行效率也高。 现在,占领莫斯科这么大的一个城市,单纯的清点几十万俘虏和三百万市民,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没收中上层统治群体的财富,集中管理这些人员,拆除西式建筑,建设工厂这些例行工作,也需要大量时间。 大明本土的大后方,在过去三年里面复员征召的部队,正在源源不断的被送往露西亚境内。 大明现在的两千万军队,最终至少要有一半以上的数量,负责对民间的治理。 他们以后也会直接留在泰西大陆上,镇压和管制被征服的泰西人。 大明军队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面,已经控制了至少六千万以上的露西亚和奥斯曼人。 把这些人的数量点清楚,工作和身份确认好,重新建立起身份制度,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和时间。 大明的四大产业集团的管理人员,民间厂商的东家和投资者以及管理人员,也在源源不断的往泰西输送。 他们要负责尽可能完整的接管泰西大陆上的各种产业。 大明对于这些被征服地区的统治阶层的待遇,虽然不能说是净身出户,也差不多是扫地出门了。 他们的产业、庄园、店铺,大明四大产业集团很难全部吃下。 所以很多要转卖给民间厂商和投资者。 这个过程也需要时间。 大明的军队是高度机械化的,对于后勤的要求也非常高。 各种各样的军用物资和补给品,包括军用的武器弹药和燃料以及生活用品,大部分要从大明境内输送过去。 大明到露西亚境内的交通线,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都只有那么有限的几条。 战争刚开的时候,露西亚主力军团被瞬间团灭,当时他们是来不及破坏靠近边界的交通线的。 但是大明军队从边界深入内陆之后,露西亚各地的驻军就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可以捣毁的铁路和公路线了。 所以还需要有足够的工匠和士兵,押解俘虏紧急持续占领区的道路。 现在,大明方面的人员和补给,无论是走大食国还是从本土过来,都可以算是路途遥远的。 到了露西亚内陆之后,当地民间的抵抗力量,也开始却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了。 大露西亚分子遍及露西亚各地,越是靠近传统核心地区也就越多。 虽然没有专门的理论指导,但是在正面完全无法抵挡大明的情况下,他们也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搞破坏。 在城市中搞暗杀和袭击,在乡村中潜伏和串联,组织破坏铁路和公路。 穆易和伊赛率领的仆从兵军团,清理莫斯科的同时,也会派出部队到周边地区,开始持续的剿匪行动。 相对而言,露西亚本土的剿匪任务,比奥斯曼山区的剿匪任务,还是要稍微轻松一点的。 因为露西亚本土都是大平原地形。 他们可以开着带有重机枪的轻型装甲车干活,还能召唤直升机和螺旋桨飞机的协助歼敌。 与此同时,也不是所有的露西亚人,都是铁杆的大露西亚分子。 大露西亚分子也不是都有勇气这么反抗。 所以这种剿匪和治安战,不会是无穷无尽的,而是真的能够打完的。 拿破仑率领的泰西军团,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周围山区里的剿匪行动,进展同样可以算是比较顺利的。 历史上,例如阿富汗这种地方,能让外来的帝国陷进去,主要依靠的是外来的支援。 奥斯曼地区的这些匪徒,现在没有外来力量的支持,本身也没有工业生产能力。 他们连上次世界大战的栓动步枪都没有多少,很多人用的都是土枪,甚至只能依靠冷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