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七章 真的要修史了(1 / 5)

大明1805 王子虚 2837 字 12个月前

大公六年七月十八日,大明京师应天府新城,大宗伯沈复专程拜见皇帝朱靖垣。

在皇帝办公室里面见了礼,沈复递上了一份自己写的奏疏:

“陛下,臣以为应该修一份罗马和泰西诸国史了。”

朱靖垣听了这句话就是一愣,主要是没有意识到修史这件事情。

然后就打开奏疏看了一下,沈复在上面写了修撰罗马和泰西诸国史的意义。

首先说明,罗马和泰西诸国不同于大理和日本。

其领土面积广阔,国家成分复杂,目前剩余的人口数量众多。

关键是有了相对较高的文明特征,有一大批能够管理社会且拥有编撰文献能力的遗民。

这些人短时间内不会全部消失。

他们会留下很多记录,甚至可能会出现民间版本的泰西通史。

如果大明朝廷不修史,等同于将罗马和泰西历史的解释权,放给了这些泰西诸国遗民们。

他们修撰的历史的态度未必会符合大明的政治立场。

与其这样,不如大明朝廷官方修撰一份罗马和泰西诸国史,可以尽可能的简略,但是可以表明朝廷立场。

以后,礼部在文化宣传方面,能够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参照。

艺文部审查文艺作品时也能有一个标准。

大明朝廷理所当然的目标,是将天下生活的其他族群,有选择的纳入大明的天朝体系。

焚书、平坟、拆庙有助于推动这个过程,可以尽可能斩断其根源。

同时,给其他族群修史同样有助于推动这个过程,盖棺定论可以安抚现存的其他族群遗民的情绪。

承认对方过去存在过的事实,同时营造融入进来是大势所趋的共识。

随着其他族群移民的事实上逐步消亡,在后世逐步消减其他族群过去存在的事实的叙事。

奏疏不长,内容非常的简洁,表达的观点也非常的明确。

修史是朝廷的责任也是权利。

泰西遗民太多了,文明程度显然是比较高的,不能算是纯粹的蛮夷。

所以大明在这个方面,也就没办法和对大理和日本那样,迅速的把有能力留下记录的人处理干净。

多少都会留下一些文明的残渣和痕迹。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应该主动出面掌握解释权,将这些残余痕迹倒向对朝廷有利的一面。

将有其他倾向性的观念消除,让社会普遍认知只剩下官方口径。

然后官方不再提及这些事情。

这些知识不会在任何实际的环境有实际的需求。

最后让世界上除了最为偏门的爱好者,没有人再去了解这些事情。

朱靖垣看着奏疏的内容,心中再次回想起了前世的各种观点,某个网络键政流派中曾经流传过一句话:

“历史给皇罗的代号是拜占庭。”

最初提出这句话的人,其内心的意思具体有多少,外人无从得知。

但是却可以对位体验到很多的情绪。

东罗马后期选择了希腊化,抛弃了罗马这种整个文明圈绝对主导者的概念,成为一个与其他周边国家并列的名叫罗马的独立国家。

所以最后连罗马这个名字都保不住,在灭亡之后被外人称之为拜占庭国。

拜占庭是君士坦丁堡所在的那片地方最初的希腊名字。

有点类似于后世的不被承认的政权,通常会用所在地称呼其为“某某当局”的感觉。

积极一点的有:苟安于君士坦丁堡,不能还于旧都罗马城的东罗马,不配被称之为罗马。

消极一点的有:抛弃了罗马文明,那你也就不再是罗马了,只能用首都所在的地方的名字称呼。

现实一点的有:自己的传承断绝了之后,自己死了之后,自己的历史就只能由别人来定义了。

同类的情况还有历史给季汉的名字是蜀国……

在朱靖垣看来,正是为了不让“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成为事实,不让日本人来给天朝下定义。

留下那个故意用外语音译回来的侮辱性代称。

刘福通、朱元璋、洪秀全、孙中山……他们代代相传着兴复华夏中国的理想。

才能有“山河焉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现在到了自己给罗马和泰西诸国下定义的时候了。

沈复说的有道理,这个定义还是要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