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正月,风雪。
十数骑自许昌城而出,一路向南,往襄阳方向而来。
隆中。
诸葛亮看着自己的妻子,眼中满是笑意,“所以,阿楚的意思是,就为了见证所谓的‘历史性一幕’?”
黄月英认真点头,笑答,“是啊,不然这么大风雪,谁跑这么远啊!”
诸葛亮无奈,他要是信黄月英的话,就不必叫这个名字了。
本来黄月英是回楚安过了正旦,没过几天就跑来了隆中,计划中,黄月英这时候该多休息才是。
再者,这风大雪大,路上总归不算安全。
而现在,对方却说,她现在过来是为了见证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性一幕”。
便是摇摇头,“既然来了,便让护卫们都先歇着吧,这一路,都辛苦了。”
“那是自然。”黄月英笑着。
自黄武与甘锐被她派去掌军权后,她现在出行,护卫数量就不多了。
因为荆州境内,想要她命的人,已经不多了。
而曹操那边能布置的,也已经很少。
现在她要做的,就是持续不断的给刘备这个武装集团提供武力支持,让其扫平曹操,并努力推广教化,让百姓都读得起书,以便让百姓思想逐步开化。
而诸葛亮要做的,则是在把控住刘备集团野心的前提下,提供战略支持,并实行领地内的政务改革。
这些日子,两个人都没有闲着。
“计划总算是安全步入了这一个阶段啊。”诸葛亮感叹着给黄月英泡了一杯清茶,“暖暖身子。”
“好。”黄月英点头,也感叹着,“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比之前要难得多了。”
“的确。”诸葛亮表情严肃起来,“任何事,便都需三思再三思了。”
“所以,需要备一个智囊团。”
“智囊团?”
“一人之计到底不足。”黄月英笑笑。
现在,她的布局是在各地最高的位置放上属于自己的人,但其实,若是那人才能不足,便很容易有疏漏。
即便她现在放在各处的人也算是才学都有的,但也依旧是有疏漏的。
而这些年来,除了诸葛均他们以外,族学也出了好几批学子了。
优秀者有,可以跟着诸葛均他们钻研科学,也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精英,但更多的,是可以做实事的。
而诸葛亮脑子虽然好,但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是不够的。
历史上,这位其实就是把自己累死的。
那怎么能行?
智囊团要有一个,执行团队也得有,不然事必躬亲,还是得累死。
诸葛亮赞同的点了点头,即便是他,也不敢说自己能算尽所有的事情,“阿楚可有人选?”
“有的,且,早已备好了。”
诸葛亮笑着看向自己的妻子,“阿楚似乎,早就料到为夫会出山?”
黄月英眨着眼睛,装傻,“是吗?”
诸葛亮也不追究,只是无奈笑笑。
几日后,风雪越盛。
不少老农开始担忧,这样的风雪,地里那麦苗到底能不能抗住。
自北面而来的十数骑,也不得不下马,牵马前行,艰难的走着乡路。
“主公,今岁这风雪,比往年要厉害不少。”赵云牵着马,走在前头,开着道。
后方,刘备眉头紧锁,心中也是担忧,“是啊,也不知是偏北面一些如此,还是各地皆如此。”
“主公,前方那草庐。”赵云指了指远处盖满了大雪的草庐,只觉得危险。
“便是那处。”刘备点头,见着那处似乎无人活动,又止不住的担忧,“这般天气,卧龙先生该不会还未归家吧?”
他还真的怕,自己又跑空了。
虽然近段时间没有什么大的危机,但他却不知自己到底该如何往前走了。
黄月英能提供很多东西给他,他也能借此往外扩张,可是再之后呢?
领荆州?
那又该如何平衡他和各世家的关系?如何平衡他手下这些老人和荆州集团的关系?又需如何对外作战?
这段时间,他的那些个夫人们,都有好几个在他耳边吹枕头风了,问他为何不领州牧。
可她们哪里知道,现在领了州牧,他就是下一个刘表啊,但他不领荆州,至少还相对自由,能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儿。
“应当有人。”赵云眼尖,见到草庐内外有扫雪的痕迹。
刘备松口气,便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
草庐内。
诸葛亮正吃着黄月英刚下好的米线,“若如阿楚所言,此面线,不,米线便于储存,也可为军粮之用?”
“米、面等主粮,或是商行现在推广的山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