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舟想要改良的是上次出山时用户体验极差并且毫无减震措施的马车。 众所周知, 修士的身体素质远超凡人,而且修为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御剑飞行,长距离出行大多不需要备车;而更多的凡人则是被囿于一个又一个的法阵范围内, 流通性很低, 日常活动范围说不定就只能辐射到家附近的几亩薄田。 但这并不意味此方世界着对车辆的需求就很低——相反,为了能够沟通各个聚落之间的物资输送,稳定的商路和货物运输是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车辆的减震一般有两种手段,一种是从轮胎上下手, 另一种是靠弹簧结构进行减震。从橡胶树开始的轮胎制造毫无疑问又是一个材料天坑,尹新舟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选择了第二种方法。 也就是制造弹簧。 当然,这不是说此方世界里就没有弹簧——弹簧的运用可以追溯到相当古老的年代, 许多机关术当中都有弹簧的身影,但想要做到量大质优、批量生产, 就还得需要一些现代材料工艺当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剑阁在铸剑一脉传承的技艺几乎已经走在了时代的最前端,即便是尹新舟也没有多少能够置喙的地方,而弹簧材料和铸剑的热处理工艺则有所不同, 主要体现在冷却形式和回火工艺两个方面。 简单来说, 霞山淬剑几百年来都靠着洗剑池当中的寒潭水,而弹簧冷却需要油冷。 油冷可以有效防止回火脆性,也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 综合考虑当前时代能够达到的加热工艺和原材料获取难易程度,尹新舟决定以现代硅青铜的生产工艺为蓝本,进行铜弹簧的制作。 ——毕竟二氧化硅(大部分水晶和砂子的主要成分)容易获取, 铜的开采和冶炼也更加容易, 想要让这项技术彻底传播开来, 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仙家技法”, 而是要让每一个步骤都能够在凡间复现。 然而理想很丰满, 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最后结尾难。 “如果不会用引火诀的话,想要获得稳定的高温应该怎么办?” 尹新舟当天就跑去找岑守溪,礼貌发问:“我还有些别的东西想做……又不能总是麻烦你们在炉子前面守着。” “你怎么又想干别的?专心思考一下怀光剑的题不行吗!” 岑守溪十分懊恼地说,恨不得对方一天十二个时辰里但凡醒着的时间都拿来铸剑:“倒也不算太难,烧灵石或者丹核都可以——就是没有引火诀那样随心而动,能够更加细致地掌握剑胚的状态。” 尹新舟:“……” 破案了,看来这个世界确实自有一套能源体系。 内心隐隐猜测对方即将要掏出来的估计又是“隐没大宗的遗存”,岑守溪并没有为难,而是很大方地掏出了一箩筐的库存:“这些便是剑阁如今存着的丹核,真要用完便只能自己出山填补了。” 丹核的补充方式显然不是很“温柔”,考虑到尹新舟如今只有天枢境,剑法又几乎没有实战能力,距离出门打猎自给自足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要走,因而可以很简单的推断出岑守溪的言下之意:省着点用。 目光暂且放在当下。 在工业领域,直径八毫米以上的弹簧需要热卷工艺,也就是说要趁着温度高金属延展性能好的时候对弹簧进行初步塑形。尹新舟原本打算将弹簧做细一点方便冷卷,试图省去一个麻烦的步骤,但真的亲自上手去试了试这些坚固的原材料以后,她才认清了现实:工业中的“可以冷卷”也是用机器在卷,想要靠人工完成这个步骤的话,不管多粗的原材料都别想…… 但热卷又有新的问题——靠着人力一点一点将烧红了的铜筋缠绕在模具上显然是行不通的,考虑到弹簧需要大批量生产,她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步进装置来给弹簧绕线。 细铜棒的来源则可以直接用模型浇铸,最终出现的成品未必外形完全规整,但考虑到现在也没人会强求这个,尹新舟十分放心地决定在细节处抓大放小。 制作消耗灵石的机器属于炼器范畴,因此尹新舟再度来回奔波于藏书阁和剑阁之间。霞山派的炼器和炼丹不知为何被算在了同一个分支里,在仙门大派当中都属于中流水准,为了补齐自己欠缺的基础,尹新舟也没少跑到明霞峰去观摩,一来二去和执掌明霞峰的时千秋混得更熟了一些。 “听说你没打算留在剑阁。” 她说:“那有没有考虑过突破天璇之后到我这儿来?虽说霞山以剑修为主,但明霞峰对于练剑不那么擅长的修士来说很友好,每日的工作也很安全。” “承蒙时前辈看重。” 尹新舟这次也没有答应:“不过我还有别的打算。” “那你想去哪儿?” 时千秋抬了抬眉毛:“难不成是想拜到张飞鹤门下?” “不不不他说的话我都听不太懂……” 尹新舟立刻摇头,随后迟疑了一下,还是直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想去个能够经常出山的地方。” 时千秋露出了费解的神色。 世人向往修仙,往往是向往这份肆意行走世间乘着剑高来高去的自由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漫长寿元。对于困守在法阵当中的凡人而言,仙门同时解决了寿命、温饱、自由、财富积累乃至价值实现等一系列人生当中的究极问题,可以想到的一切困难都能够通过修仙这条途径得到解脱。 “而你想要到山外去?” 她有些好奇地问。 “毕竟我的家乡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山外」。” 尹新舟笑了一下:“如果有得选的话,我还是喜欢
第35章 35(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