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山跟着李掌柜驾马车跑在前面,沈杏跟他三叔驾着牛车在后面跟着,七绕八绕的穿过一条条巷子,就到了知县大人府上的偏门。这一路走来,沈杏不得不感慨,县城果然富裕,一栋栋的青砖大瓦房有序的排列着,沈杏看不到房子里面的格局,不过凭着去过镇上开秀坊老奶奶家的经验,这些屋子少说是个三进院子。他们从知县大人家的正门绕了个大圈才到的角门,这么大的占地面积,沈杏估摸着得有四进。 李掌柜敲了敲门,跟开门的小厮寒暄了几句,说明了来意,小厮门一关,进去通报了。 几人只得在门口候着,沈杏跟沈吉来忙着把大竹筐里的瓜挑拣出来放到小竹篮里,竹篮底部铺上绿藤藤的瓜叶,衬着甜瓜金黄耀眼。 过了好一会儿,角门打开,小厮笑着出来对着李掌柜作揖,让我们进去。沈洵留下看车,沈杏一手拎了个小竹篮跟在最后。张小山不时回头看她一眼,“跟紧点,别东张西望。” 这语气显得她多没见识似的,她一现代人什么没见过。肺腑两句后就啪啪打脸了,这院子真漂亮,还有个高阁,满院子的各式各样造型奇异的盆景,跟着丫鬟走在回形长廊,不说长廊的雕饰,就说挂在长廊上的红色六角灯都让沈杏赞叹,太精美了,红色灯外镂空的木头雕饰,好像是一种福兽之类的,古典而大气。每走一段回廊,风景就变幻一处,将自然美与建筑美合二为一,精致精美。 在沈杏不知拐了几个弯,进了几进的院子的时候。小丫鬟停在在一处院门外向里面的人通报,随即小丫鬟绕过正院内,从另一处小门进了院子走进一处屋子,沈杏一进去还没顾上看屋内景致,从门里进来个很美的清丽少女。少女扫视了一眼,坐到小几上。 “带了什么好东西,我瞅瞅。”少女问的漫不经心,沈杏心想着不会是知县夫人吧,或者姨娘小妾? 正猜着眼前是何人时,李掌柜上山,“青鸳姑娘,小的食知味酒家二掌柜李万里,昨个刘管家来我这问个稀罕果,叫蜜瓜的,说夫人很是喜欢。这不赶巧了,今儿个种瓜的瓜农来找我,我就立马带来府上了。这是张二,这是种瓜的沈农户。” “哦!瓜呢,我瞅瞅。”少女只抬眼看了下李掌柜,其余人瞧都没瞧一眼。 沈杏听音立马将两个小花篮装的甜瓜送到少女面前,少女皱了下眉,李掌柜立马上前,“乡下丫头不懂规矩,青鸳姑娘别介意。让人切个给姑娘尝尝,看是不是夫人喜欢的那个蜜瓜?”李掌柜把沈杏往后挤,伏低商量道。 “嗯,喜儿。”随即进来个年纪小些的丫鬟挑了个蜜瓜出了屋门,没多一会,就端着切成小口的盘子进来。 青鸳姑娘拿起一个插着细签的瓜块优雅的送进嘴,面无表情的又看了一眼李掌柜。“在这等着吧。”少女用帕子掖掖嘴角,扭着细腰出了屋子,全程没瞥沈杏和张小山一眼。 沈杏跟张小山对视一眼,沈杏撇了下嘴,心里想的是:我的乖乖,这女的谁呀。 “这是夫人房里的几个大丫鬟之一,应该是跟夫人回话去了,咱等一会。”李掌柜小声的解释,张小山点点头。沈杏是无所谓的,这古代大宅门规矩大她还是知道的,更何况还是一县之长的府上那规矩更是不用说了。不过,她刚才怎么没规矩了?就那么被李掌柜给拉开还有点尴尬,等出去了得问一问,瞬间觉得自个就是个乡下土包子。人家李掌柜怎么介绍他们的?瓜农,沈农户,连个名字都没说出口。更别提那少女连瞧一眼都懒得瞧他们,哎! 又是一阵好等,沈杏都有些饿了。那个叫青鸳的丫头进来,还是对着李掌柜问:“你们带了多少篮子这瓜啊?” 李掌柜回头看了眼张小山,张小山比划了一下,李掌柜回道:“带了一百多篮子,姑娘您看…” “嗯,留下五十篮子吧,刘三。”少女轻描淡写,连价钱都没问。 进来一个十大几岁穿着长衫的青年,“刘三,夫人要了五十篮子蜜瓜,你带两人收一下,账结一下。”说罢少女就出去了,那个叫刘三的过来打招呼。 沈杏又跟着刘三他们七绕八绕的走到刚才的偏门,沈吉来正忙着把瓜往小篮子装。刘三走近牛车,瞧了瞧瓜,点点头,“这个怎么卖的?按一篮子算?” 李掌柜又回头看张小山,张小山只得看向沈杏。沈杏心一横,开口道:“按篮子算,一篮子200文,连篮子一起附送。” 刘三看了眼沈杏,再看看李掌柜,李掌柜连忙点点头。 刘三没说话的又转了一圈牛车,“你们过来,帮着拎篮子,小心点儿,夫人要的东西弄坏了有你们板子吃。”说罢,从袖口里掏出一枚银锭子递给李掌柜。 “这是十两,足份的银子。收好了,咱账可就清了。”李掌柜双手接过,转手给了张小山。 “是,是,账清了,刘管家辛苦。哪天得空了去我酒楼坐坐,给您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