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风云诡谲,柳贺其实也能猜到,天子为何不能容张居正。
这一和天子的本性有关,史书上万历就不是什么善心人,跟随他的大臣许多不能善终,用人在前,疑人在后——嘉靖这一脉的皇帝多少都有这个毛病,嘉靖如此,万历如此,崇祯也是如此。
二则是天子亲政前尚年幼,张居正与冯保便不当他是天子,而将他当普通孩童一般哄住。
张居正虽任了首辅权倾朝野,但他的确不是隆庆属意的可托之臣,即便高拱败了,可他与先帝的情谊胜过张居正,这一点无可辩驳之处。
王大臣一案,便是张居正与冯保以天子年幼,造出的事构陷高拱。
还有夺情一事,即便张居正并无坏心,可帝王本就专断,如何能容旁人利用自己?
除此之外,也有张居正迟迟不归政的因素。
若张居正有归政意,他早日甩手,即便江山烂成一摊,天子也未必会怪罪他,可他迟迟不愿放权,想等改革有了成果再将锦绣江山交给天子,但天子看不见锦绣江山,看到的只有一个独断专横的张居正。
高拱之事天子年幼时并不清楚,可随着他年岁见长,又如何不知其中实情?
何况高拱临终前将先皇病榻前如何托付于他、张居正与冯保如何做鬼构陷他道得明明白白,便是宫中内侍瞒得再紧,此时也该传至天子耳中了。
“柳先生,其中实情你可知晓?”
柳贺心念急转,他不愿天子看出他此刻异常,神情平静道:“陛下,臣当时才为官一年,实情如何,恐怕只有高先生与恩师知晓。”
他不可能瞒着天子,或是让天子“莫听了小人谗言”,这事的确发生过,瞒着天子就是在糊弄。
“是这样吗?”
柳贺道:“但臣以为,即便实情如陛下所听的那般,恩师任首辅,也是受太后、陛下所信赖之故。”
如果不是李太后不肯叫高拱任首辅,张居正上位也不会那般轻易,天子不能一边享受着张居正为首辅的勤勉,一边又觉得张居正德不配位,这就是翻脸不认人了。
但柳贺觉得,事情的症结还在张居正归政上。
去年这事就是京中官员热议的话题,只是正旦时张居正欲废除天下书院,才将话题从归政转移到了书院上。
如今《育言报》将天下读书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归政一事便重归朝廷中心。
柳贺忽然觉得,受天子信赖也是不易,一边是天子,一边是张居正,他夹在其中,两边都不能得罪,但两边都是他信重之人,任何一方有事他都不愿见到。
“泽远,我寻你好久了,你要在这道上走多久?”
“元驭兄寻我何事?”
“我有一位旧识如今在南京国子监。”王锡爵道,“《育言报》中不是有科举及新诗、文章的专栏吗?南监便也想办一份报,专教读书人科举事,科举如何考、看何书,再登乡试、会试文章及大儒诗作、文章等。”
柳贺道:“内容没有错处,那又寻我做什么?”
王锡爵道:“南监人才凋零,这报办起来也不容易,因而他们想请泽远你派几个人到南京支援。”
南监地位不如北监,不过南监祭酒前途一般都不错,吕调阳就干过南监祭酒,姚弘谟也任过这个职位,若柳贺没记错,他刚入翰林院时,王锡爵就因得罪高拱被打发到了南监。
柳贺道:“派人有何难?不过得先问他们是否愿意,南监那边先和部堂大人说好,人若去了,有何功劳也要提前告知。”
“这是自然。”王锡爵自然不会有意见。
柳贺脚步放缓,朝王锡爵轻轻挥手,王锡爵立时明白了他的用意:“怎么了,陛下有事?”
柳贺道:“元驭兄可知,这几日有人在陛下面前说了什么?”
“与张相归政有关?”王锡爵是聪明人,与天子相处也极是融洽,不需要柳贺多说,他立刻便通了。
柳贺点了点头。
“我虽支持张相归政,然而此举分明是离间天子与内阁,若二者离心,撺掇之人当真歹毒。”
王锡爵所想和柳贺一样,张居正迟早是要归政的,朝中官员若想张居正早日滚蛋,那上疏劝说也可,指着张居正鼻子痛骂一顿也可,这二者或许都要付出代价。
然而,若表面上不愿张居正离去,私下里却对着天子说张居正的坏话,这种做法柳贺不愿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