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225 万历八年(2 / 2)

他不需要奉迎考官的喜好,讲圣人文章也不必句句落到实处,而是要叫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换句话说,日讲官的课过于高大上了。

就这样,自隆庆五年进京赴考以来,柳贺在家乡度过了第一个春节。

尽管他成了家,有一子一女,但相比镇江府别的家族,柳家人丁仍是不够兴旺,不与柳义往来之后,柳贺这边只他一支,杨家也只杨乡绅一支,这都有些像后世的家庭模式了。

不过柳贺仍是很高兴,妙妙兴奋得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替柳贺递窗花,过会再去逗逗知儿。

在京城时倒不是说不热闹,只是柳家在京城的宅子更小一些,且柳贺要去衙门当值一日,不当值的时候,他也要去上官府中拜会,他的下属们也要来柳府拜访他。

“从前见了家里冷清的模样,我便会想贺哥他爹,就算过节也不如如今快活。”纪娘子道,“那会哪能想到有今日呢?”

除夕晚上,凉菜热菜摆满了一桌,柳贺尝着地道的家乡味道,心中不由十分满足。

用过了晚饭,杨尧和妙妙在谈着元宵的灯会,妙妙回乡后已出门过好几回,对灯会自然很是向往。

柳贺则在伏案写文章,春节之前,他已写过拜贺的信件送至京中,其中包括一封给天子的秘信。

柳贺被外放至扬州时,天子赐了他通信的特权,到如今,尽管柳贺为避归政一事而返乡,天子依然给了他这份优待。

在信上,柳贺依然劝诫天子当一个好皇帝,他知天子不喜说教,在信中所用的言语自然婉转许多,更多的还是和天子叙一叙家常,将沿途自己的所见所闻报之。

……

在家过年,柳贺依旧避不开人情往来,不过比起在京城时已经少了许多,过年这几日,清风桥人来人往,住在附近的百姓都不由感叹柳贺这位三元郎的影响力。

但过了正月,柳府一下子便冷清了下来。

除了节日的喜气散去之外,也是因京城新传来的消息——命翰林院侍读学士余有丁为礼部左侍郎掌詹事府事。

这就意味着,柳贺这右宗伯转左的几率微乎其微。

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坑既被余有丁给占了,柳贺想再去争几乎也没可能了。

姚弘谟退了,余有丁补了他的礼部左侍郎之位,柳贺的礼部右侍郎之位则由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何洛文补上。

正月过后,朝中的一桩大事便是二月的会试,会试主考名单已经定了,由申时行和余有丁二人担任。

柳贺这边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按资历算,余有丁并不比他弱,如今余有丁任了礼部左侍郎,在官位上的短板也被补上,下一步入阁似乎是板上钉钉的。

柳贺并不觉得自己被冷落,只能说,眼下这状况正是朝廷赋闲官员的常态,只是旁人对他的期待更多罢了。

几位好友都为柳贺可惜,认为柳贺一是在扬州任上,二是此时避居返乡,都大大耽误了他的前程。

不过柳贺将自己《乡居小记》的后续几篇寄出,好友们也都理解了柳贺的心意。

柳贺在官场上进阶太快,所受风浪太多,也是时候好好歇一歇。

会试还未至,柳贺在镇江府中都听到传闻,说这一科赴考者有张居正之子张懋修,若无意外的话,张懋修必中状元。

这传闻有鼻子有眼,似乎已看到殿试时天子钦点张懋修为状元的场景。

这一科会试,赴考士子中有不少名人,据柳贺所知,张四维子张泰征也是应考举子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大名鼎鼎的顾宪成、魏允中。

张懋修若中状元的话,似是贴了万历七年所传的张居正归政一事。

柳贺在心中感慨,他与王锡爵都退了似还是不够,张居正一日在首辅位上,这传闻就一日不会远离。

不管怎么说,这一科会试到底是和柳贺无关了,他想任一科会试主考、再培养弟子的计划至此正式破产。

或许他任官是一截一截的,在京城干上两年就非得滚蛋。

按历史记载,张懋修的确是万历八年这一科殿试的状元,尽管这一科才子众多,顾宪成、魏允中与刘庭兰并称天下三会元,才名响彻天下,可这三人都未能问鼎状元之位。

若柳贺没有记错,在描写张居正的小说和剧集里,张居正对此似乎毫不避嫌,甚至并不太瞧得上这天子特赐的状元。

读书人对他的怒火因此又上了一层。

柳贺是发现了,他这位恩师经年累月在刷读书人的仇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