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杂声中三名士子站了出来。 “学生韩昌黎,见过诸位。” “学生柳河东,见过诸位。” “学生刘梦得,见过诸位。” 韩昌黎站位微微靠前,朗声道:“学生三人想到了答案。” 柳河东接着说道:“我们一致认为,当是日出时离我们远,正午时离我们近。” “为什么呢?”众士子齐声问道。 “正如典籍之中的小童所说的那样,日出时太阳大如车轮,正午时太阳小如圆盘。” “再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很明显,只有距离近的时候才会大,距离远的时候才会小,甚至远到看不见了吧?” “这个论断,我们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实在是毫无破绽!” “莫非,你们三人是准备在这朗朗乾坤之下,推翻这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么!” 听见这么个问题,韩昌黎微微一笑,“诸位,太阳和并州相比,谁远谁近?” 话落,便有一名士子回答道:“自然是太阳远咯。” “只听说过人自并州来,却从未听说过人从太阳来。” “学生曾周游大周,无论身处何地,太阳依旧是在那个位置。” “所以,太阳远,而并州近!” 士子的答案,并没有人反对,得到了在场之人的一致认同。 见此,韩昌黎却是掷地有声道:“可我却要说,太阳近,并州远!” “为什么?” 众人惊愕不堪,怎么可能得出这么匪夷所思的结论呢! “这几位兄台,你们若是不知,承认便是,何苦随口胡言?” “你莫不是想要玩白马非马那套诡辩之术吧?” “你最好说出点什么道理来,否则,我辈读书人可不认,莫要被稚子瞧扁了!” “……” 众人议论纷纷,话里话外,满是阴阳怪气,充满了攻击性。 韩昌黎毫不在乎这些带着攻击性的话语,依旧是保持着微笑。 等众人的声音有些淡了,他才朗声道:“很简单的道理。” “现在我们举头就能望见太阳,却见不到并州在哪里。” “若是按照着,离得近的看起来大,离得远的看起来小的论断,岂不是说明,太阳离我们近,并州离我们远嘛!” “如此说来,岂不是证明,所谓的远近大小之说,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并不足以采信!” “诗圣杜子美有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你站在高山之巅,便会觉得众山都小了。” “但是这小了的众山里,总还是会有看起来大的,看起来小的。” “这看起大的山和看起小的山,究竟孰远孰近,诸位可能有定论?” 众人纷纷陷入了沉思。 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大小之说,并不能完全证明远近的关系,反而会因为我们自身的位置和角度,产生不同的结果! 韩昌黎看着众人的神色,便已经明白了他们的答案,“看来诸位已经有答案了。” “只要辩倒了大小远近之说,想要证明太阳的远近,岂不是只剩下了冷热之说?” 众人皱着眉头,并没有直接回答。 他们的心中还有些疑虑。 毕竟这个论断听起来好像有点儿牵强,应该是能够辩驳的。 纷纷开动脑筋,试图开始找起破绽,彻底驳倒这三个自大的年轻人。 不想,刘梦得却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又穷追猛打道: “诸位,我们还有第二个办法证明,远近之说是错误的!” “你们倒是说说看。”众人沉声道。 刘梦得胸有成竹,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问道: “诸位,天行有常,四时轮转,因而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你们可有异议?” 众人纷纷摇头道:“此乃圣人之言尔,岂能有错?” 刘梦得又问道:“那么在这四季之中,哪个季节最热,哪个季节最冷呢?” “自然是夏天最热,冬天最冷!” 不等士子们回答,便有吃瓜群众嚷嚷道。 “不错不错,正是如此。”围观的众人纷纷附和道。 “很好。”刘梦得的目光一一在众人的身上扫过,缓缓问道:“既然是夏天最热,冬天最冷,那么刘某斗胆请问——” “夏天和冬天,日出时和正午时,太阳的大小可有说明分别?”
第375章 学生师从赵日天(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