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
南京城。
在朱慈烺回师南京的第三天。
抚军监国太子朱慈烺,这一次终于亲自挂帅出征,而不再是拉上崇祯皇帝当傀儡,去出征了。
这一回朱慈烺可以放心地将朱由检留在南京。
因为他在东南的地盘已经稳固了,再加上,这一次与清军交锋,一旦失败,那可就是华夏天倾——十五万举全国之力派出去的兵马要是败了,大明就是不完蛋在东虏手中,也得完蛋在流寇手上。
所以,朱慈烺可以百分百放心。
在这个节骨眼上,大明朝内部,是不会生变的。
在如此情况下。
他自然可以亲自挂帅出征。
沿着长江江面,此时已经搭建出来了三条浮桥,在这三条浮桥上面,是一队一队过河的大明天兵,浩浩荡荡的行军队列,从城墙,一直绵延到了远处的江对岸,一直到目视看不到。
而行军的队列里,不是身长体健,肩扛斑鸠大铳,或是长枪山东大汉,就是矮壮敦实,挎刀持枪的日本武士,队伍里,还有那一门门,养得又肥又壮的挽马,拖拽着的一门门擦得明亮,泛着亮黄金属光泽的三磅青铜炮。
大量的士兵,从佛宁门,上元门,观音门三门出城之后。
便一路过江。
而正在看着这数量众多的明军出城奔北而去的时候。
正隐匿在围观群众里面,文士打扮的范文寀,心脏都是一个劲的抽抽啊!
太多了。
太多了。
范文寀可是知兵的人——大清国文人也得上阵搏杀的,他范文寀虽然有个兄弟叫范文程,但如今的身份,也都是一枪一棒在战场上搏前程赚来的。
自然而然,范文寀当然能看得出。
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奔北而去的士卒,都是苦练多日的精锐之师。
如果只是一支精兵的话。
范文寀倒不怕,因为大清国遇上的明军精兵,也不是没有。
可问题的关键是。
这些个精兵的数量也忒多了吧?
范文寀身处于佛宁门,仔细地数了数,光是他亲眼看着出城的明军就有近一万人。
这也就是说,从三个城门陆续出城的明军,怎么着也得有个五万人吧?
这五万的大军。
再算是淮河防线的明军,那得有多少?
估摸着得奔十万去了。
十万明军守着。
大清国这二次南征之役还能打赢吗——范文寀已经确定,大清国的二次南征之役已经展开,或者说,即将展开了。
因为,大清如果没有发起二次南征。
朱贼怎么可能急匆匆地把湖广的兵马抽调回来,又匆匆地出兵北上呢?
所以,如今的大清国好奴才范文寀,心里那叫一个急啊,他恨不得马上飞回大清国,给多尔衮报信,让多尔衮千万不能南征,要不然的话,准保得在明军经营的淮河防线上,在明军这十万大军那,撞一个头破血流。
想到这,一种身为大清国奴才的责任感,涌上了范文寀的心头,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了。
很有可能,大清国的国运,就担负在他这个好奴才身上。
所以,他当即做出决定,当天便雇了条船,奔汝宁府去了。
至于他这个大清国好奴才,能不能成功地给多尔衮报上信?
那则就是后话喽……
……
朱慈烺出兵北上第二天。
徐州城外,在四月十二这天到来的时候。
多尔衮一声令下,齐聚在徐州城内外的十二万大清奴才,也终于发起了南征之役。
眼下,在这晴朗的太阳光下。
申耀荣正在看着面前的大清天兵。
只见到,浩浩荡荡的十二万大清天兵,正在徐州城外汇聚,以牛录为单位,排列成一个又一个又整齐的方阵,接受着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检阅。M..
而在不远处的运河上面,则停泊着一条条,飘扬着大清龙旗,上面站满了,黑布包头,身穿着号衣的大清水师。
平心而论,他申耀荣是头一次见到大清军队,以他的眼光来看,此时的清军,还真是威武不凡。
虽然这些兵都是奴才兵,但看起来,那气势比之他见过的大顺天兵,也不差。
比左良玉麾下的左家军,更是强的多了。
绵延着空地上,是一个个排列成方阵的清军阵列。
十二万清军里面,飘扬着十种颜色的各色旗帜,各色衣甲,亦迎风招展,里面的八旗天兵,自然不必赘述,真正让申耀荣诧异的是,这里面数量大约在五万人绿旗兵。
这些绿旗兵的打扮,与头顶避雷针尖盔,身穿着红白红蓝四色棉甲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