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魔法造诣最高的精灵法师(2 / 4)

奥术征程 九剑宗士 3282 字 2023-02-20

时间远比费伦大陆上过得慢,在大陆上,日子如风卷残云般转眼消逝。” “那你为什么还要在这里用无聊的调侃,来浪费时间。”布来恩忍不住吐槽一句,对于魔网之界的时间流速,他自然是比较清楚的。 一旁的女精灵尹尔赛薇莉没有说话,只是扬起了眉毛。 显然她跟布来恩的意见一样,但出于对这位高等精灵法师的尊敬,而强忍着没有说出来。 看到两人的表现,丝琳希笑得更厉害了:“机会是需要等待的,而我这是利用等待的时机,来陪同你们一起打发这无聊的时间,你们应该感谢我才对。” “好吧,丝琳希女士。” 布来恩问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我愿意为得到知识而等待,不过请告诉我们,为什么是我们到这儿来,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尹尔赛薇莉连忙竖起耳朵,静静聆听。 “因为风暴认为你们是最佳人选,我们来这里是为了粉碎拉洛克最近的阴谋。他偶然发现对付贝诺巫妖有利可图,它们终将成为他的奴隶,而他可以从贝诺巫妖守护的迷锁中吸取魔法能量,至于撕裂的魔网,对他来说,不过是个意外,毫无疑问,失落女士完美的利用了这个对她来说的意外惊喜。” 布来恩皱着眉头环顾四周,朝空气中的雾气挥挥手,询问:“也就是说,这里是拉洛克的……私人游乐场?” “不是。他只是想办法把贝诺巫妖吸引到塔哈达那来,然后再将自己的巫妖也带到这里。至于拉洛克,他会留在原处,只通过他的巫妖仆人来行动,这就是他最喜欢的行事作风。” 尹尔赛薇莉皱起了眉头:“你还是没有告诉我,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魔网之界,又叫做:塔哈达那,是超二维空间,很久以前用魔法创造出来的。法术是由曾经的机械帝国尹玛斯卡的成员所施展的,而且是马洛戈的血脉,那是在他们帝国灭亡前发生的事儿,尹玛斯卡的奇械师们以为在魔网上找到漏洞,就可以躲避诸神的裁决,毫无疑问,他们最终全部都失败了。” 丝琳希指着白雾和丝线:“我说过,眼下,这里是唯有网方可触及之处。所谓‘费伦尽头’已经被摧毁,不过很显然,这些地方不可能被魔网自行清掉。” 布来恩神情严峻地看着她:“这些隐蔽的地方到底藏了多少军队?魔网上又有多少个塔哈达那?” 听完丝琳希的解释,他还是被惊到了,着实没想到这里面还隐藏着这么大的秘密。 尹玛斯卡帝国的奇械师精通传送门和异界之门的知识。 他们在晶壁系以外的世界大肆抓捕数以万计的倒霉土着,逼迫他们成为自己秘术力量的奴隶,压榨他们的价值。 结果惹到了某个土着世界的诸神。 在神上神艾欧的默许下,一整个神系抱着安家落户的心态,拖家带口全部以圣者化身的形式,降临至托瑞尔世界。 最终,尹玛斯卡的奇械师力战不敌,亡国,家园被毁。 显然,某些强大的奇械师想要开辟出新的避难所,结果却失败了。 “奇械师们没成什么气候,因为塔哈达那没有食物,只能自相残杀,除了自己的血液和体液,也没有喝的。这还不算什么,要想在这里召集军队和难民,光是简单地聚到一起就得花费巨大的代价和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你的敌人去哪儿了,他又干了什么?” 丝琳希面带微笑的说,“至于有多少塔哈达那,没人知道。就我所知至少有十四个。它们就像粘在蛛网上的苍蝇,动弹不得,几乎不可能找到这些地方,除非有人能驾驭魔网。” “你可以。”尹尔赛薇莉说的时候低下了头,这样听起来语气不像指控。 “当然,有些人也可以。” 丝琳希点点头:“拉洛克就是其中之一,他利用这些地方累积魔法和财富,我可以带你去一个属于拉洛克的塔哈达那,在那里,你们视力所见之处,都是齐腰深的金币。” “还是算了吧。”布来恩摇了摇头,“拉洛克没那么傻。” “散塔林会的曼松也可以,他在各个塔哈达那留下回音,大多用魔法冻结住了。”丝琳希笑着说。 听到散塔林会的创始人,布来恩皱了皱眉头,看向面带微笑的精灵法师,询问道:“我们在这儿会遇见他吗?” 丝琳希又笑了,那样子就像是守秘密的老奶奶,但她只说了一句:“不会。” 布来恩注意到她犹豫了一瞬间,迟疑道:“只是……‘不会’吗?” 丝琳希的笑容扭曲了:“有一个早年曼松的克隆体,他非常强大,仍然活跃在大陆上,当他在费伦遇到危险时,就会撤到某个塔哈达那,就像蛇躲进洞穴一样,不过你尽管放心,不是我们这个塔哈达那。” 布来恩暗自松了口气。 尹尔赛薇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么说,你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被永聚岛的族人察觉到自己的踪迹,是因为也躲在塔哈达那,对吧?” 丝琳希的笑容依然如故:“当然。” “为什么?”尹尔赛薇莉好奇的道。 “让精灵族再次崛起,不再衰落,不再回避别的种族,毕竟我们一味的回避,只会导致彼此间的仇恨和杀戮。所以在我看来,只要我和年长的精灵出面,掌握族人当中最为强大的魔法,各处的精灵们就能相信他们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相信它们比别的种族更强。就算是那些常年与人类共同生活的精灵,也能打心眼里相信自己比他们更聪明,更加……纯粹。一个种族不会欣赏外族的谦卑,也不会认为自身的谦卑是正常的,这就是我的目的,为了精灵的复兴。”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