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里。 群众们还没散去,三两成群的聚着,在发牢骚。 他们声音不大,但也没有刻意的压低,反正这么多人都在说,不怕自己被人专门惦记上,除非是有旧仇。 而他们议论的内容,就是易中海办事差劲,还不如张元林,以及贾家的自私行为令人不爽。 作为聋老太太鼎力支持的一大爷,易中海从聋老太太那边学到了不少管理大院的法子。 再加上街道会给各大院子评选先进集体,全院都是荣辱与共,所以易中海觉得自己号召全院帮助贾家没什么问题。 可易中海没想到的是,半路杀出一个张元林,把他这位一大爷的风头完完全全的盖了下去。 易中海救人心切,着急的号召全院少吃一顿饭,结果张元林直接喊外援。 然后易中海不想个人承担这些费用,又拿贾张氏没办法,就号召全院集资。 结果张元林直接现场揭露贾家的自私自利和冷漠无情,又当众讨价还价,减少了所有人的损失。 这么一对比,易中海的办事能力确实不行。 然后贾家的口碑也是再次下滑暴跌,今后要想再号召全院帮助他们家,那无疑是难上加难。 费这么大劲帮忙,结果吃力不讨好,连一句谢谢这样的好话都没有,搁谁谁乐意? 更重要的是,易中海为了帮助贾家,也把自己在聋老太太的帮助下,好不容易积攒的威信给消耗了大半。 道德绑架用起来虽然效果好,可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合理的使用还真能让人没法儿反驳,但易中海还是经验不足,为了自己少付钱强行拉全院下水。 行,看在集体荣誉的份上,再加上大伙儿不愿意和外面的这帮车夫闹冲突,最后钱给了,可他们内心的不满也随之爆发。 尤其是在有情有义,机智聪明张元林的对比下,贾家和易中海的差劲被衬托的十分明显,叫人忍不住吐槽议论。 此时此刻,那就是群众为大,院里的大爷算个锤子。 且不说院里大爷才诞生不久,再说易中海做的事情的确不如张元林,那还不让说了? 刘海中和阎埠贵是看完热闹就熘了,他们一个还没想明白,一个是自以为又悟到了什么。 前者到现在还没想通这事儿怎么就和和气气的结束了,要是自己有这本事搞不好领导就当上了,一边想着,一边拍着自己的脑袋回了后院。 阎埠贵则是匆匆回家拿出算盘开始复盘,他觉得张元林今晚的表现值得自己再好好琢磨琢磨,兴许又能学到不一样的新东西。 自打张元林不花钱娶上了媳妇,阎埠贵就暗中把张元林当成了老师,对此还美名其曰活到老,学到老,实际上他只想学怎么让自己的算计本事更上一层楼。 可惜阎埠贵文化高,见识短,平时之乎者也一堆大道理能说会道,偏偏等他自己上手就不会用了,满脑子都是些蝇头小利。 所以阎埠贵只能看见张元林占了什么便宜,得了什么好处,却唯独不看张元林是靠什么才能做到这些的。 就这样的还想学? 这辈子都别想学会! 两位大爷各有心事的走了,易中海却还想再和众人说点什么。 结果是碰了一鼻子的灰,还听人当着面嚼自己舌根子,当时整个人都不好了,心里是既觉得委屈又觉得难堪。 恼羞成怒之下,易中海咬牙说道:“你们说的是轻松,贾东旭离家出走是意料之外的事情,难道你们就敢保证自己的孩子以后不做出同样的事情来?” 这意思就是你们的孩子丢了,有本事别找我帮忙啊! 这话一说,众人都安静了下来,没人说话,可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一样的想法。 易中海你少放屁,我们家的孩子可不像贾东旭这么没出息! 没人说,却不不代表他们没话说,只是有聋老太太在,没人想当出头鸟。 现场安静了,但每个人或别过头,或抱着双臂,或插着腰,明显都不服气。 这么一来,易中海反而是让自己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境地。 幸好刘海中和阎埠贵都走了,不然他们两个在现场非得憋笑不可。 得亏是聋老太太及时伸出援手,说突然之间腿脚不舒服走路困难,易中海自然是借坡下驴,扶着聋老太太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 把聋老太太送回家后,易中海有些气馁的说道: “老太太,我最近这是怎么了,感觉办的事都不太行,说的话也没人听,还不如一个小辈。” “虽然我是有些私心,但我也是没办法,我没孩子,就贾东旭这一个徒弟,我怎么可能不管他呢?” 聋老太太听到后,看着眼前被自己视作干儿子的易中海,笑着说道: “没事的,一次两次的失败不算啥,我既然把你推出来做一大爷,就肯定会站在你这一边。” “后面几天没啥事儿就缓缓吧,别露头了,等到了张元林办喜事的日子,你再出来多张罗一下。” “因为张元林家里没长辈,你是院内一大爷,应该承担起一个大家长的责任,到时候你主动些,勤快些,利落些,配合着张元林把大喜事办好,这样你的威信很快就能上去了。” 易中海听的是连连皱眉,毕竟是给抢自己风头的人做事,可他也没办法,自己都这个情况了,只能听聋老太太的建议和安排。 “不过……” 这时聋老太太语调一变,跟着皱眉说道: “这个张元林的确是超出我的预料,我跟他在后院当这么多年的邻居,我还是头一次发现他有这么灵活的脑子。” 易中海也跟着叹了口气,无奈道: “可不是嘛,要不是这个张元林,我也不会被人这么议论。” 随后是一阵沉默,接着聋老太太摆手说道: “
第52章 易中海的难堪和委屈,聋老太太的表态(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