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织工考察(1 / 2)

两日后,陆显知便传了消息来,说是已经与织造局那边商定,初步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但在具体实施前,要对这些妇人的织艺进行一个摸底考察,确定她们值得被官府招募为织工才行。

如此一来,徐书华挑选的妇人也就派上了用场。于是这日清晨,徐书华便带着她们来到了城内最大的一处织染工场外,预备接受织造局官员的考核筛选。

因为这只是一次预先的织艺水平摸底,需要的人并不多,所以总共只有十个妇人参加,都在二十岁至三十五岁之间,正是最适合学习、做工的的年纪。

这些妇女还是南下以来头一次进城,一路上被车水马龙的街市惊得目瞪口呆,眼中满是茫然,整个人局促又拘谨,显得与这里格格不入。

顾云霁惊讶地发现,吴娘子也在其中。她穿着一身洗到发白的麻布衣裳,畏畏缩缩地跟在众人身后,此刻见了陆显知这些杭州府的官员,愈发诚惶诚恐,把头埋得低低的,不敢与他们对视。

杭州织造陶戬扫了一眼这几个身材干瘦的妇人,眉毛微微皱起,眸中流露出几分嫌弃,但到底没说什么,和顾云霁等人寒暄几句后,便带着他们走进了工场。

一进工场,无数张织机运转的吱呀声响便争前恐后地挤入众人耳中,喧闹忙碌的氛围顿时扑面而来。

一架架排列整齐的织机前,坐着一个个形容干练的妇女,她们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的织机,动作利落又熟练,丝毫没被这嘈杂的环境影响,经纬交错之间,寸寸柔顺光滑的丝绸便渐渐织成。

这里空间很大,少说摆放了三四百张织机,远远望去,入目皆是翻飞的梭子和织工们的忙碌身影,场面宏大又壮观。

陶戬一边领着众人朝里面走去,一边介绍道:“这里是杭州府最大的官营织染工场,隶属杭州织造局,现有织机五百余架,织染工一千八百余人,光是这一个工场,每月就能生产各类丝绸一万匹。”

顾云霁听得暗自咋舌,江南果然是富庶非常,先不说其他,光是丝织这一项产业,每年就不知能创造多少营收。利润如此丰厚,也就难怪朝廷的海禁政策几度松弛,一直没有将海贸完全堵死了。

走到一个放着十几架空闲织机的角落时,陶戬便停下了脚步,回头看向跟在众人身后的十个妇人:“虽然杭州府是很缺织工,但我们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你们只有达到了基本的织艺标准,通过了我们的考核,才能顺利进入工场做工。”

说着,他招招手唤来几个织工,接着道:“她们都是织丝绸的好手,考虑到你们之前没有接触过丝绸,就由她们来给你们传授技艺和要领,你们要跟着好好学。”

陶戬身居官位多年,说话做事自有一番威严的气质,看着有些高高在上的俯视感。此刻他的语气半是训导半是警告,顾云霁等人听着还好,倒是把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几个妇人震得心里发虚,这会儿更加怯懦畏缩了。

陶戬道:“就素织的丝绸来说,普通工人一个时辰可以织七尺,熟练工人可以织一丈。本官给你们的要求放低些,现在是辰时四刻,若在下午酉时正刻之前,你们能达到一个时辰五尺的速度,就算合格。”

这个要求确实算不得高,毕竟现在是早上,妇人们还有大半天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和练习。但她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织丝绸,又背井离乡地逃了好几个月的荒,织布的手艺都有些生疏了。

如今她们处在这样陌生的环境,周围还有陶戬等一众官员监视般地盯着,妇人们的精神高度紧张,脑子完全转不动,即便织工讲解得再详细,还是笨手笨脚的,半天不得要领。

看着她们手忙脚乱的样子,陶戬心底涌上一股不耐烦,毫不掩饰地“啧”了一声,对着陆显知抱怨道:“这就是你给我找的织工?瞧瞧,梭子都不知道怎么拿,就这样的,也能织丝绸?”

陆显知脸色也有些难看,闻言从嘴角勉强扯出一个笑容,说道:“没接触过嘛,很正常,再看看。”

徐书华将这一切收进眼底,她不动声色地上前几步,自然地走到妇人们身前,俯身轻声安慰道:“没关系,不用急,咱们慢慢来。你看,这个梭子它不能这样放,而是得这样……”

有了徐书华的言语鼓励和亲身指导,妇人们渐渐放松下来,开始用心理解这其中的技巧,慢慢地摸到了一点门道。

顾云霁不希望她们被自己这一帮人影响,便对陆显知等人提议道:“诸位大人,左右时候还早,不如我们先去做些别的,等到了酉时正刻,再来验收结果如何?”

众人都觉得此话有理,于是不再继续逗留,陆陆续续地离开了。

徐书华担心自己走了之后妇人们会不适应,决定留在这里,顾云霁有些不放心,看着她担忧地问道:“你自己一个人可以吗?用不用我陪你?”

徐书华哭笑不得:“我这么大人了,有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