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渠道单一化是非常危险的。从现在起就要设法吸引沿海的中小商人直接到临高来和我们贸易。 熊卜佑的说服工作终于起到了一定效果,原先只是一个劲的点头的,不说一句话的小商人终于开了口: “小的听说在临高买卖东西都是用一种纸片,”他小心翼翼的说,“这个,小的可没法……” “临高粮食流通券不是非收不可,”熊卜佑耐心的解释道,“支付货款的时候,你们愿意收现银的我们给现银,愿意换成货物也行,不强迫。” 为了加强说服力,他一指周边的正在和计委的人讨价还价的小商人们:“你们都看到了,我们征购货物,付得可都是银子。” “首长――”另一个小商人插话道,“运货到这里,要交给牙行发卖吗?” 牙行就是中间商。在明代的商业社会里,领取官府牙帖的牙人在地方有很强的垄断性。行商千辛万苦将货物运到当地,并不能自由发卖和采购。一买一卖,都受制于牙行。不经牙行,不能购货,也不能发卖。牙行的主人仗着有官府牙帖,坐收厚利不算,而且对销货的事情并不热心,往往闹得行商的货物一年二年的都销不出去。结款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当时的一个很大的商业弊端。 “无需。”熊卜佑知道这里面的弊端――在和县衙进行和平谈判的时候,就提到过东门市领牙帖的事情,所以找了县衙里的积年老吏了解了一下。深知牙帖制度有害无利,比后世的垄断性企业还要糟糕。 “来临高贸易不需要通过牙人。不管你是把货物卖给谁,都不需要交给牙行代销。至于我们自己买东西一律现款付讫。” “交税呢。” 熊卜佑想现在有点意思了。问得都是关键性的问题了: “目前运货到临高销售只要缴进口关税就好了。” 关税的概念沿海的商人自然是懂得,熊卜佑继续说:“如果运来我们指定的货物,还可以享受进口免税的待遇。不在指定范围里的,按海关税率交税。” 所谓指定货物,是计委拟订的一个目录册,是临高本地不产,需求又较大的三十一种物资,主要包括煤、金属、各种粮食、化工原料、木材、油脂等等。 凡是运销这些产品到临高,不仅不需要缴纳进口关税,而且全部计委由包买――来多少买多少。 “是不是非得运你们指定的货物才能进口……” “不是。只要愿意缴进口关税的,你运什么来卖都可以。”熊卜佑说,“不过我们就不负责包买了。” 出口的关税现阶段是全部免除的,不过计委制定了一个禁止出口的目录,主要是涉及到目前匮乏的物资,比如铜、铁器、木材之类。象缝衣针、小五金、粮食制品之类,虽然可以出口,但是必须持有计委的签发的出口许可证商人才能运销。 接着,商人们又问了许多事情,熊卜佑一一做了回答。他的诚恳态度打动了大家,终于有人点头道:“既然这样,我下个月就运一批桐油过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