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噬其肉喝其血拿其油膏点天灯(1 / 2)

九州帝皇一声令下,自然是会有无穷伟力从人心之中倾泻,可排山,可倒海,可叫沧海改道,也能叫山峦填平。 这样的力量,谁不想拥有? 随着吴公公进宫又是出来,将宋帝的口谕以圣旨的名义下达给了在临安帝都之中的那些赵氏的诸位亲王,王爷们以后。 可以说,本就因为林青兵压帝都,有一人单骑而来,而沸腾如若烧开了的炉水的临安府,这次彻底的爆炸了。 有人可以解决“郭啸天”这个麻烦,他就将太子的位置交给谁。等到宋帝百年之后,自然也是由他来继承大宋正统! 这个消息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可谓是石破天惊的大消息了。 多少年了,这位宋帝,在昔日被那些金兵们追缴时仓皇逃到南方,结果一不小心伤了命根。虽然天材地宝服下用了无数,无数名医神医常驻太医院,至于三宫六院72妃更是年年轮换,但说没有后,就没有后。 这可是急坏了不知多少人,基本上年年都有叫他从天水赵氏的子孙里面,挑选出一个性格温纯良厚的后辈迎入宫中做“太子”的奏折。 而且在最近几年,眼看着日益衰老,可是依旧没有后人,在朝中这样的奏折更是如潮水般要将皇宫给淹没了。 反正自从太宗赵匡义之后,这一脉帝王就像是受到了诅咒一样,子嗣不兴,无后的帝王也绝不仅仅是赵构一人。 好不容易听从郭道人的吩咐,在皇宫东北角垫起一座高山的宋徽宗,倒是子嗣兴旺的很,和结果就像是因为生儿子而耗尽了大宋气数一样。 金兵南下,一切的辉煌都成了昨日黄花,全部都便宜了金国。 所以说,从临近的赵氏王爷家里过继一位入住东宫做太子这件事,在宋代史上都发生了好几次,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习惯了就好。 可是那些文臣臣子们倒是习惯了,但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无后”简直就是对他一生功绩的最大嘲讽与诅咒。自己勤勤恳恳建立了王朝,最后却是要便宜其他人,这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讽刺的事情吗? 所以不是到万不得已,直到完全绝望,他们根本就不会采纳大臣们的这些狗屁意见。 赵构的那些先祖们是这种想法,赵构自己自然也这样想。 原本那些旁支的赵氏子孙,还以为这位帝皇要在经过几年的现实磨砺,才能认清现状,乖乖的遵循那群百官们的建议,哥,没想到这个郭啸天进来以后,竟然会引的这位帝王大怒,不惜抛出这样的香饵,也要给他一个报应! “果然啊,再怎么倔强的帝王,最终也要遵从现实的。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对付那郭逆了,要不然赵构也不会这么快服软了啊。”不约而同的,在得到了这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后,很多人都是做出了相同的结论。 这次若非是那郭啸天暴露了他的根本,告知天下人他的先祖是谁,估摸着宋帝他也不会对整个大宋皇室说出这一番话了! 不过也无所谓,自从郭啸天的血脉源头被他们知道以后,整个大宋都知道这位郭将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为如同岳武穆一样,可以在宋帝的刀锋下慷慨赴死的愚忠之辈,反而是真正要撬动大宋根基的绝世反贼! 他若不死,整个大宋难安! 这一次,既然郭啸天胆敢一人单骑步入临安府,那就是给了他们一次白虹贯日的机会啊! 至于若是将郭啸天留在临安帝都的话,会不会引得他留在城外的二十五万大军的暴怒,然后直接拆了临安帝都…… 妈卖批,宋国武将的地位卑微渺小,文人当道,武事之松垮,简直是历朝历代所罕见。 只要对国家稍微了解一下的人都知道,在有十万大军不明不白的折在了襄阳城里以后,大宋方面根本就没有能力组建起一只能对抗郭啸天的那二十五万大军的精锐了。 所谓“护守帝都八十万禁军”,谁都知道是一天大的笑话。 兵到用时方恨少,武将到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来在文人的历代调教下,他们都变成一群“只会嘤嘤嘤的什么破玩意儿”了。 所以即使大宋在这几日里临时从福建沿海一带调动那些与倭寇绞杀不断的精锐水师来护守帝都。 但说实话,刨去他们本来就是一群无法无天的军痞不谈,就他们那一点人说是恪守临安,还不如说是在守卫皇宫。 是的,在这最危机的关头,他们的官家,还有那些万世楷模般的文臣们再一次万分娴熟的抛弃了他们的臣民。 好不容易才调集来的军队,他们帝根本就没有把这些军队安放在临安守城,反而是龟缩进了皇宫,说是要死心恪守陛下安危。 所以当杨铁心策马进临安时,发现这个帝都根本就没有大军守卫,完全就是一群老弱病残,加上一堆混混捕快们在充数时。还在心里默默感慨,这个守卫临安的将领,其心理素质之过硬,堪称昔日摆下“空城计”的武侯。竟然敢如此光明正大的大开城门,让将军和他两人如此进到临安内。 这样的光明磊落,简直能折杀一大票的人了。 但事实是什么,估计只要是有点消息的人都没脸说。 反正横竖弄不好,大宋都不存在了,那群儒生们就差以ONZ...的rbq姿态跪求郭爸爸怜惜了,而有点权利的人都是拼命地往皇宫里钻。 难道还不允许天水赵氏,在这里行搏浪之举? 更何况,在这里,一遍大部分的武装力量都人为的收缩劲了皇宫里,但天水赵氏也并非没有帮手! 那郭逆自北方而起,铁蹄之下,金国、西夏亡国。 东北战线一路推到了高丽巨三韩之地,西北战线早已和吐蕃接壤,至于北部的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