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换个东西(2 / 2)

关才过不去。

虽然秦来娣这辈子也不可能再跟赵青松在一起,但她也不打算再跟刘宝珠做朋友,这是底线问题。

刘宝珠像往常一样热情的叽叽喳喳,见她脸色冷冷的,心里也很纳闷,“来娣你咋啦?”

来娣鸟都不鸟,正好路过一辆拖拉机,招手就上。

刘宝珠看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难道,她也做过那个梦?可不对啊,要是做过那样的梦,她没道理把赵青松推开,让她捡漏啊。

秦家姐妹俩可没这么多心眼子,每人五分钱的车费,不用半小时就“突突”到县里。

红星县虽然是山区,但城区所在地还是非常平坦的,一进入县城就感觉出一股不同于山村的热闹,马路上偶尔能看见几辆自行车的身影,还有几家国营饭店、理发店、供销社之类的。

盼娣有点紧张,“姐咱们不是说好去公社吗,咋跑县里来呀?”还有那五分钱的车费也太贵了吧!出门之前奶奶怕三姐乱花钱,悄悄给了她两毛钱,让她要保证不被三姐骗去,现在倒好,刚到村口就被三姐哄走了。

呜呜,三姐太狡猾啦!

“人越多的地方越有商机。”根据上辈子看过的小说,肯定是工人阶级越多的地方越能方便卖东西啊。

县里她们也只是大姐夫家办酒席的时候来过几次,但盼娣小学霸的记忆力不错,能清晰地记得黑市在哪儿,“姐,咱们该去左边,咋往右边呢?”

“嘘,咱不去黑市。”黑市上竞争太大,她们生面孔讨不了好,也不熟悉治安队和打办的人是什么时候从哪个口子进来,她们去了搞不好是炮灰。

盼娣这孩子有个好处就是,她虽然不是很懂,但她知道闭嘴,一路上也没再打破砂锅问到底,只是默不作声地跟着,十几分钟后俩人来到县医院家属区所在的胡同口。

能在家属区分到房子的,大多数都是双职工,有双份工资。来娣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把东西拿出来,一边让盼娣帮忙望风,一边东张西望。

刚准备主动出击,就有两位老太太主动走过来,“小姑娘你们卖啥的?”

毕竟,她们的穿着打扮一看就不像城里人,肯定是乡下来倒腾东西的。

“白米,大娘要吗?”

现在新米还没收上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谁家都想吃口白米,这不,老太太们一看就眼睛发亮,“多钱一斤?”

秦来娣实在是想不起这个年代的物价了,只能估摸着说:“两毛。”

“嚯!这也太贵了吧!”

来娣知道自己喊高了,但看她们神色又不像是高得离谱的样子,于是忙找补道:“我这不要票,算下来比粮站还便宜呢。”

老太太们一琢磨,好像也是,最近粮食紧张,尤其是细粮,那叫一个供不应求,头天夜里捏着粮票去排队,结果早上粮站开门一会儿的工夫就卖光了,她们连细粮的影子都没看见。

现成的,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啊。

“你有多少?”

来娣掏出一个白色的布口袋,先把米给她们看了一下,闻了闻,“这袋子里是十斤,但我没秤,两位大娘都要的话就各出一半的钱,回家自个儿分去,咋样?”

只有米的话,即使被抓也能搪塞过去,可要是带着秤,那就是光头上的虱子了。

老太太们掂了掂,十斤是足足的,很满意,这才低头凑钱。

来娣把钱数清楚,才将米递给她们,可惜接下来半个多小时再无人问津,路过的人倒是不少,但愿意问价格的却很少,一听两毛都吓跑了,毕竟能吃得起这个价格的也没几家。

盼娣在一旁看得直叹气,“姐,你说奶要是知道咱们带了这么多米出来,会不会打死我们啊?”说好的只准带五斤,三姐却偷偷把十五斤全带走了。

来娣却不犯愁,压根也没打算撤,正老神在在呢,忽然有人来到跟前:“小同志。”

这名短发女同志,不知道为什么,来娣一眼就能感觉出来,应该是一名女医生,这大概就是同类职业的第六感吧。

“是你们有白米吗?”

“对,自家的粳米,颗粒饱满,米香浓郁,姐要不要看一眼?”

女人随便看了一眼,“不用不用,我还得上班呢,你还有多少?”

“五斤。”

女同志迅速地掂了掂,“行,还是两毛一斤是吧?”说着就伸进兜里掏出一个手帕包,准备数钱。

秦来娣的眼睛忽然一转,“我们不要钱,能跟您换个东西吗?”